首页 > 资料专栏 > 标准 > 行业标准 > 食品标准 > DB22∕T_3152-2020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疗规范PDF

DB22∕T_3152-2020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疗规范PDF

qiche315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甲状腺 DB22 315规范
资料大小:18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6/3(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5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CS 11.020 ICS 11.020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152—2020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疗规范 The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ubacute thyroiditis 2020-09-01发布 2020-09-20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前言 前言 DB22/T 3152—2020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 不得翻印 DB22/T 3152—2020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疗规范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 本标准适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由柯萨奇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感染或非病毒感染之后引起的一种自限性疾病,又称为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中医病名为“瘿痛”、“瘿肿”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 subacute thyroiditis 缩略语诊断 中医诊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ESR: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4.1.1发病前多有感冒、咽痛病史。 4.1.2发病初期见瘿痛、发热、心悸、汗出等症状。 4.1.3瘿肿质硬、触痛。 4.2 西医诊断 4.2.1急性起病,发病前 1 周~3 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4.2.2发病初期可见发热及甲状腺疼痛等全身症状。 4.2.3甲状腺肿大、质硬、触痛明显。 4.2.4ESR显著增快,可出现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与甲状腺摄碘率降低的双向分离现象。 5 辨证论治 5.1 热毒壅盛证 5.1.1 证候表现1 DB22/T 3152—2020 DB22/T 3152—2020 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 参见附录 A.1.1。 加减 高热者加石膏、山栀、黄芩;大便秘结者加全瓜蒌、玄明粉、大黄。 气郁火旺证 5.2.1 证候表现颈部轻微疼痛,性情急躁,心烦少寐,心悸汗出,头晕乏力,舌红,苔少,脉弦数。 5.2.2治法 行气解郁,泻火消肿。 方药 参见附录 A.1.2。 加减 胁肋部疼痛者加郁金、延胡索、川楝子、青皮、香附;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者加菊花、龙胆草;心烦不寐者加生地、酸枣仁、夜交藤。 气郁痰阻证 证候表现颈前肿大、疼痛、压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情志抑郁,胸闷胁痛,舌质暗,薄白苔或薄腻苔,脉弦滑。 5.3.2治法 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5.3.3方药 参见附录 A.1.3。 5.3.4加减 胸闷、胁痛者加佛手、郁金、香附;颈部不适者加桔梗、牛蒡子、射干、木蝴蝶。 5.4 气阴两虚证 5.4.1 证候表现2 DB22/T 3152—2020 DB22/T 3152—2020 有齿痕,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5.4.2治法 参见附录 A.1.4。 5.4.3方药 益气健脾,养阴生津。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5.4.4加减 心情抑郁者加柴胡、香附、白芍等;不寐者加酸枣仁、百合、远志等。 其他疗法 6.1 中药塌渍治疗 6.1.1方药 参见附录 A.1.5。 6.1.2 外敷方法将药物研成末 30 g 倒入适量黄酒,搅拌成均匀的糊状,摊平纱布上,外敷颈部,每次 30 min,每日 1 次,7 d 为 1 疗程,如症状不缓解,可再进行 1 疗程。用于颈部肿大、疼痛明显者。皮肤敏感者慎用。 针刺治疗取穴中脘、下脘、关元、气海、大椎、水分、中极、大横、合谷、曲池等,根据不同证型补泻,留针 15 min~30 min,每日 1 次,7 d 为 1 疗程,如症状不缓解,可再进行 1 疗程。用于各种证型。 预防调护 7.1 预防 7.1.1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外邪侵袭。 7.1.2减少不良刺激,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居室安静和轻松的气氛。 7.2 调护 7.2.1发病初应饮食清淡。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于糖类,含B族维生素及富含营养的食物。 7.2.2忌食煎炸、生冷、油腻食物。 7.2.3忌饮酒、咖啡、浓茶,减少环境和食物中对病人的不良刺激。 7.2.4对热毒壅盛证和气郁火旺证病人鼓励其多饮水,以补充水分的丢失,可用夏枯草、菊花或石决明泡水代茶饮。 7.2.5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使其了解相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减轻病人因疾病而产生的压力。3 DB22/T 3152—202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治疗方药 方药 热毒壅盛证 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蒲公英 15 g、板蓝根 15 g、射干 10 g、金银花 15 g、连翘 15 g、牛蒡子 12 g、元胡 9 g、大青叶 15 g、地丁 15 g、桔梗 10 g、芍药 15 g、牛膝 9 g、夏枯草 15 g、黄芩 10 g、黄连 5 g 等。 A.1.2 气郁火旺证 丹栀逍遥散:丹皮 12 g、栀子 9 g、当归 12 g、白芍 15 g、柴胡 9 g、薄荷 10 g、茯苓 15 g、白术 12 g 等。 A.1.3 气郁痰阻证 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柴胡 10 g、芍药 15 g、枳壳 15 g、香附 10 g、陈皮 15 g、半夏 9 g、薏苡仁 20 g、白术 12 g、茯苓 15 g、甘草 5 g 等。 气阴两虚证 生脉散合四君子汤:黄芪 20 g、党参 20 g、麦冬 12 g、五味子 6 g、白术 12 g、茯苓 15 g、甘草 5 g 等。 中药塌渍药物夏枯草 15 g、皂角刺 15 g、板蓝根 15 g、大青叶 10 g、黄芪 20 g、贯众 10 g、郁金 15 g、延胡索 10 g、姜黄 10 g、冰片 1 g、金银花 10 g、连翘 20 g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