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97.195Y85DB32备案号:48599-2016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 2872-2016宝应乱针绣技术规范2016-01-15发布2016-03-15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 2872-2016前言为进一步加强对乱针绣业的行业管理,提高乱针绣技艺,保护传统工艺,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编写贯彻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本标准由扬州市宝应县鲁垛镇人民政府提出。本标准由宝应县乱针绣行业协会、扬州市宝绣乱针绣品有限公司、扬州市国凤刺绣厂、宝应县乱针绣培训学校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龙涛、莫元国、杨长霞、冀培顺、丁娟。IDB32/T 2872-2016宝应乱针绣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宝应乱针绣技术规范的术语、分类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区域内的宝应乱针绣技术规范。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宝绣乱针绣以针线为工具,利用乱针技法,用不同方向、不同颜色的长短粗细疏密不一的线条交叉重叠来表现前后物体的空间关系及色彩变化的刺绣技艺。3分类根据题材可分为人物肖像、动物、花卉、风景、静物等。4要求4.1工具必备工具:绷架、绷凳、绷布、搁手板、绷钉、绷线、绣针、剪刀、绣线和立架。选用工具:线棒。4.2原材料4.2.1底料宝绣乱针绣底料主要是真丝或真丝绢纱。绣制时需要根据绣品的题材进行选择。4.2.2绣线宝绣乱针绣绣线是漂染纯净、色泽鲜艳、色彩丰富、色阶齐备蚕丝线。4.3基本针法4.3.1三角针法1DB32/T 2872-2016三角针法(也称小乱针)是形状大小不规则的三角形,按一定排序规律的针法。这种方法运用时,线条交叉的形式一般是向四面散开的,没有方向性。此种针法的线条向四面八方,丝线光泽能不受光源角度的变化而变化。4.3.2交叉针法交叉针法(也称大乱针)的线条交叉都有一定的方向性,按下列直线、横斜或者倾向角度的线条交叉及应用:a)b)竖交叉的两直线上下对角在 15°~30°之间,针法大多用于绣人物的脸部,风景画的树干,动物的身体。横交叉交叉的两直线左右对顶角在15°~30°之间,针法大多用于绣画面的天空,水等。4.3.3树梢针法树梢针法也称鸡脚针法,针法呈树梢散发状,大多用于绣树梢、鸡脚等。4.3.4十字针法十字针法也称井纹针法,交叉线的夹角接近垂直,大多用于绣画等。4.4工艺流程4.4.1上稿将画稿打印或临摹到底料上。4.4.2审稿绣者充分认识绣搞上的各种物象的形态、色彩、质感,酝酿表现方法、操作步骤及绣制效果后确定合理运针、施色及采用不同的交叉线条。4.4.3上绷将已上稿的底料用绷布在周围缝制好后,再用绷线、绷钉固定到绷架上。4.4.4配线根据绣稿和绣制作品需要,选择配备各种颜色、各种规格的丝线。4.4.5劈线按绣制作品需要,将一根丝线分成1/2、1/4、1/8、1/16、1/32、1/64等。4.4.6绣制绣制主要分为下列铺色、做细、精细艺术加工三层:a)b)第一层铺色按照绣稿的轮廓线和色块满刺一层底色,刺底色的线粗一些,线条长一些;第二层做细按照修稿先刺面积大和后面的物体,后刺面积小和前面的物体,每做一处都要兼顾整体与各个物体间的关系;c)第三层精细艺术加工按照光线和色彩的变化,用不同光色的深浅线条和色彩统一绣制出线条变化,针画一致,呈现出和谐的光感、同色调感。4.4.7修稿2DB32/T 2872-2016根据原作画面和意境的要求或作者自己所要表达意愿以及技术人员验收的意见,对基本绣制完成的作品进行修改、完善。4.4.8装裱根据作品展示方式的不同,将绣制完成的绣品用框架或裱绫进行装裱。4.5绣法要素4.5.1运针绣线线条针针交叉,但不宜出现垂直交叉及网纹交叉线条,以避免线条交叉板滞,而影响绣面效果。4.5.2和色分层施加色线时,要镶色合理,接色和顺,避免接色脱节、生硬及加色时发生僵、花现象。4.5.3线条绣制时,绣者要根据色度的变化,使绣线的粗、细、疏、密排列均匀合度、错落得当,切忌因线条的疏密不匀而产生的露底和堆砌。4.6绣品效果绣品构图严谨、画面生动、能体现原作的意境;绣面色彩艳丽明快、立体感强;针法乱中有形、乱中有序,做到光、色、形、神四者统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