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65.020.20 B38 备案号:46838-2015 DB46 海 南省地方标准 DB46/T324—2015 益智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2015-06-15发布 2015-09-01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6/T324—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医学院(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海南全星药业有限公司、琼中华宇生 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海龙、张俊清、赖伟勇、李友宾、王建新、黄关木、陈胜庭、魏彬、李朝阳。 I DB46/T324—2015 益智林下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益智(AlpiniaoxyphyllaMiq.)园地选择、园地准备、定植、抚育管理、主要病虫 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益智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474益智种苗 3园地选择 3.1环境条件 宜选择年平均气温不低于21℃,年降雨量不低于1300mm的较静风区建园,灌溉水应符合GB5084中 二级标准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中二级标准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3.2土壤条件 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砖红壤土或沙质壤土,土壤pH5.4~pH6.5。土壤质量应 符合GB15618中二级标准的规定。 3.3立地条件 1 DB46/T324—2015 选择荫蔽度为40%~60%的河沟边、溪旁、山谷、坡度在25°以下的林地。 4园地准备 4.1整地 定植前1~2个月整地。杂木林下建园,按照林地形状进行适当规划,将园地杂草、小灌木、石头等 杂物尽量清除干净后,深翻晒土,翻地深度20cm~30cm;人工林下建园,在林木行间进行整地,深翻 晒土,翻地深度20cm~30cm。 4.2基肥准备 宜选用腐熟的牛、羊粪等有机肥与钙镁磷肥按体积比20:1混合,或将商品有机肥与钙镁磷肥按体 积比4:1混合后待用。 4.3植穴准备 植前半个月挖穴,植穴规格35cm~40cm×35cm~40cm× 30cm。挖穴时,应将表土、底土分开放 置,10d后回土。回土时,应先回1/3的表土,再取5.25kg基肥与1/3表土充分混合后回穴,后将余下 表土全部回入植穴,以备定植。 5定植 5.1定植时期 冬季不宜定植,实生苗宜春植、夏植,分株苗宜秋植。 5.2定植规格 株距为1.5m~1.8m,行距为1.8m~2m。 5.3定植材料 种苗质量应符合NY/T1474的规定。 5.4定植方法 分株苗定植时,每穴植3~5株,种植深度约7cm即可,覆土不宜过深,边覆土压实种苗根部周围 穴土。实生苗定植时应除去育苗袋,定植不宜过深,覆土后轻压与穴面平即可。植后淋足定根水。 6抚育管理 6.1查苗补苗 2 DB46/T324—2015 定植后20d全面检查种苗成活情况,及时补植。 6.2土壤管理 每年松土2次,分别在6~7月和11~12月进行,松土时结合除草,并将杂草盖于植株基部周围。 6.3灌溉与排水 定植后初期,定期淋水,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成活。往后遇旱,应适当灌水,但花期要适当控水。有 条件的可安装喷灌或滴灌系统进行灌溉。 6.4施肥 6.4.1施肥原则 贯彻勤施、薄施的原则,施用有机肥为主,少施化肥。使用的有机肥和化肥应符合NY/T394的要求。 6.4.2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及施肥量 益智施肥的具体方法详见附录A。 6.5植株修整 在果实采收后及时割除已结过果实的分蘖株,同时剪去病残枝。 6.6光照管理 对于杂木林,每2~3年适当疏除林木的过密枝条,将林地荫蔽度调整为40%~60%。 7主要病虫害防治 7.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加强培育、合理经营等措施改善益智园的生态环境,维 护益智园良好的生态系统,增强益智园对病虫害自然抵抗和控制能力。以营林防治为基础,加强病虫预 测预报,及时、准确指导防治。合理运用农业、物理、生物,辅以必要的化学防治,科学、经济、安全、 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将益智园的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确保优质丰产稳产的目的。有限度地使用 部分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其选用品种,使用次数,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期,应按Y/T1276和GB/T8321 (所有部分)的要求执行。 7.2主要病害种类 主要病害有立枯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病、轮纹叶枯病、轮纹褐斑病及炭疽病等。其防治方法参照 附录B执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