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标准 > 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 > DB43∕T_895-2014鮰类肠败血症检疫技术规程PDF

DB43∕T_895-2014鮰类肠败血症检疫技术规程PDF

baixue0***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158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2/3/21(发布于北京)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10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CS 65.020.30 B 41 DB43 湖 南省地方标准 DB43/T895—2014 鮰类肠败血症检疫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quarantine for Enteric Septicaemia of Catfish 2014-06-10发布 2014-08-10实施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3/T 895—2014 目 次 前言……………………………………………………………………………………………………Ⅱ 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试剂和培养基………………………………………………………………………………………1 1 3 4设备和器械……………………………………………………………………………………………1 5检疫方法………………………………………………………………………………………………1 6无害化处理……………………………………………………………………………………………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鮰爱德华氏菌生化特性检测……………………………………………4 I DB43/T 895—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克宇、钟蕾、戴振炎、江辉、何艳林、文祝友、谭情。 II DB43/T 895—2014 鮰类肠败血症检疫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鮰类肠败血症 (Enteric Septicaemia of Catfish,ESC)检疫的试剂和培养基、设 备和器械、检疫方法和无害化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鮰类肠败血症的检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SC/T 7014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 SC/T 7103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SC/T 7105染疫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 SC/T 7214鱼类爱德华氏菌检测方法 3试剂和培养基 检验所需试剂、培养基的配制按GB/T 4789.28、SC/T 7014和SC/T 7214的规定执行。 4设备和器械 检验所需设备和器械等按SC/T 7214的规定执行。 5检疫方法 5.1流行病学调查 鮰类肠败血症主要危害斑点叉尾鮰,黑鲈、鳗鲡、鲑鳟鱼等也可感染发病。鮰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发 病,春、秋季水温(l8~28)℃为发病高峰期。饲养密度和环境胁迫等因素都会影响病原菌的致病性。 鮰类肠败血症康复鱼体可检测到血清抗体。菌体可在鱼体内存活4个月以上,呈无症状带菌状态,并可 通过粪便释放到水体,在水体沉积物中可存活很长时间,引起同群易感鱼发病。 5.2临床检查 5.2.1群体检查 可见发病鱼池水质差,病鱼沿池边离群独游,反应迟钝,摄食量下降或不摄食,有的病鱼头朝上、 尾向下呈垂直状游动,部分病鱼有时呈痉挛式的螺旋状游动。 1 DB43/T 895—2014 5.2.2个体检查 本病分“肠道败血型”和“头盖穿孔型”两种类型,以前者多见。 5.2.2.1肠道败血型:病鱼鳃丝苍白而有出血点,颌部、鳃盖和鳍基部皮肤出现淤斑和出血,有时会 出现弥漫出血点或出血斑,有时则出现白色斑点;后期病鱼全身性水肿,腹部膨大,有的头部和躯体皮 肤溃疡,一侧或两侧眼球突出,肌肉有点状出血或出血斑。 5.2.2.2头盖穿孔型:病鱼出现不规则游动或呆滞;后期头背颅侧部溃烂成深孔,脑组织裸露。 5.2.2.3解剖检查 病鱼体表出现溃疡,头盖穿孔。剖开腹腔,内有多量含血的或清亮的液体,不易凝固,肝水肿,质 脆,有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坏死灶,脾、肾肿大和出血,胃膨大,肠道扩张、肠粘膜水肿、充血、发炎, 肠腔内充满气体和淡黄色的水样液体。脑组织形成肉芽肿,肌肉具弥散性肉芽肿性炎症。 5.2.3临床检查判定 在流行病学调查、群体、个体检查中发现上述病症,可判定为疑似鮰类肠败血症。 5.3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鮰类肠败血症的病原体为肠杆菌科爱德华氏菌属的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 5.3.1采样与样品处理 采样按SC/T 7103的规定执行,样品处理按SC/T 7214的规定执行。 5.3.2细菌的分离纯化 取病鱼的肝、肾、脑组织按常规法划线接种血液琼脂平板,28℃培养48h。从中挑取灰白色、圆形、 湿润、呈半透明状的单个优势菌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再次划线分离纯化。 5.3.3分离菌的肠杆菌科特性检测 5.3.3.1形态观察及染色 病料涂片美兰染色:取病鱼的肝、肾组织进行常规法涂片,按SC/T7014和SC/T7214的规定美兰 染色。用光镜观察有否细菌及其形态特征。 培养物涂片革兰染色:从纯化的分离菌培养物上挑取少许单菌落涂片,按SC/T 7014和SC/T7214 的规定革兰染色,用光镜观察细菌的染色性和形态特征。 5.3.3.2运动性试验 按GB/T 4789.28、 SC/T 7214的规定将分离菌穿刺接种于半固体琼脂两管,分别置28℃、37℃ 下培养24h。如分离菌由穿刺线向四周扩散,其边缘呈云雾状,为运动性阳性;如分离菌只生长在穿刺 线上,边缘十分清晰,为运动性阴性。 5.3.3.3氧化酶试验 按 SC/T 7014和 SC/T 7214的规定,用毛细管吸取四甲基对苯二胺的 1%水溶液滴在细菌的菌落 上。菌落呈玫瑰红色、深紫色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 5.3.3.4葡萄糖氧化与发酵(O/F)试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