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DB41 河 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810—2013 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2013-06-04发布 2013-07-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810—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畜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喜兰、王国杰、郭际、江舰艇、李艳玲、赵学召、石彦召。 I DB41/T810—2013 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1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蜜蜂病虫害的防治原则、预防要求、防治方法。 本标准适用蜜蜂病虫害防治技术。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GB/T 19168—2003 NY 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NY 5134—2008 NY 5137—2002 NY 5139—2002 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食品 无公害食品 蜂蜜 蜂花粉 蜜蜂饲养管理准则 3 防治原则 遵循“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按地形地貌特征选择场址,制定蜂场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 执行。加强蜂场管理,定期对蜂箱、蜂具消毒,清理蜂场卫生,防止病菌滋生,选用抗病蜂种,提高饲 喂管理水平,维持强势蜂群,提高蜂群抗病能力。蜂病一旦发生,应采取两三种农药轮流交替使用等措 施进行综合防治。 4 预防要求 4.1 蜂场选择 4.1.1 蜂场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温度适宜、远离噪声、交通方便的地带,应离铁路、公路 主干道、大型公共场所500m以上。 4.1.2定地蜂场周围5000m内,一年中应有面积大、主要蜜源三种以上蜜粉源植物和种类较多花期不 一的辅助蜜粉源植物。 4.1.3 4.1.4 应避开藜芦、夹竹桃、毛莨、杜鹃、苦皮藤、曼陀罗等有毒蜜、粉源植物。 蜂场应选在远离有污染的化工区、矿区、农药厂库、垃圾处理场及经常喷施农药的果园和菜地, 直线距离在3000m以上。 4.1.5 4.1.6 4.1.7 4.1.8 蜂场应距离糖厂及生产含糖量高的食品工厂3000m以上。 蜂场应避开路灯、诱虫灯等强光源照射。 蜂场附近应有供蜜蜂采集的水源,水质应符合NY 5027要求。 蜂场周围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要求。 1 DB41/T810—2013 4.2 蜂场管理 4.2.1 蜂场应保持清洁卫生,及时铲除蜂场内的杂草,防止滋生害虫和霉菌,在蜜蜂传染病发生期间, 及时清理蜂尸和杂物,并将清扫物深埋或焚烧,地面撒生石灰消毒。 4.2.2 4.2.3 4.2.4 饲喂蜂群的蜂蜜、糖浆、花粉或花粉代用品应经灭菌处理。 蜂箱和蜂具应定期进行消毒,及时淘汰霉变、被虫蛀咬和传染病发生后的巢脾。 饲喂蜜蜂禁止使用病原体污染后的蜂蜜、蜂花粉喂蜂,蜂蜜、蜂花粉等饲料应符合NY5134-2008 和NY 5137—2002要求。 4.2.5 4.2.6 4.2.7 4.2.8 4.2.9 蜂场库房墙壁和地面应易于消毒处理,产品和生产工具应分类摆放。 蜂场应远离疫病发生区,且不从疫病发生区购蜂。 对蜂群做全面检查,清除箱底死蜂、蜡渣、霉变物,保持箱体清洁。 建立蜜蜂饲养档案,记录完整养蜂日志。 根据地域环境的不同,按照本规范要求制定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制度。 4.3 饲养管理 4.3.1 4.3.2 引进和选育抗病蜂种。 多造新脾,淘汰老脾。提倡使用塑料巢础,有条件的一年更换一次巢脾,一个巢脾使用最好不 超过2年。 4.3.3 夏、秋季蜜粉源较多时,采取强群平分、原箱分群、补强和合并交尾群、三群或多群分出一群 等人工强制分群,无王群介入产卵蜂王或处女王台,同时适当调整蜜粉脾的数量,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 的。 4.3.4 4.3.5 4.3.6 应选择在春季三月中、下旬进行开繁、秋季断仔应在8月底至9月初。 繁殖越冬蜂应在9月中、下旬最后一个蜜源前期进行。 蜜蜂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加强蜂场防疫消毒,确保饮用水清洁,大流蜜期应贮备部分蜂 蜜、花粉为蜂粮,转地放蜂时应在蜂箱内保持2张~3张蜜粉脾。 4.3.7 根据蜂场所在地气候特点进行箱内或箱外保温:冬季外界气温降到0℃以后,在蜂箱两侧填充 棉花或草类等保温物,箱上用棉垫覆盖,蜂箱周围堆积杂草或麦秆,保持箱底温度在0℃~4℃,相对 湿度75%左右,天气回暖后,逐步去除保温物;进入夏季后,室外温度达到27.5℃后,蜂箱应放置在通 风阴凉处,搭凉棚、草苫等遮阴降温,不定期对蜂箱四周进行洒水,蜂场内放置充足的喂水装置,饲喂 蜜蜂0.1%食盐水。 4.3.8 适时补饲或奖饲,要用优质的成熟蜂蜜和优质白糖配制的糖浆补饲或奖饲,低温阴雨天气要给 蜂群进行巢门喂水。 4.3.9 密集群势,保持强群繁殖。 4.3.10 蜂箱内应长期稳定在6脾~7脾蜂,大于7脾可按照蜂群状况2箱~3箱蜂分一箱蜂,小于 6脾应进行合并弱群,做到蜂多与脾,确保蜂群有充足的哺育力。 5 防治方法 隔离 5.1 5.1.1 发现传染病应立即将发病蜂群隔离及时隔断病源,防止病害传播蔓延。有病蜂群,彻底换箱换 脾,迁往蜂群活动区以外隔离治疗,重病群或重病脾应考虑烧毁,并消毒与病群接触过的蜂具、巢脾。 同时报告当地动物检疫部门。 2 DB41/T810—2013 5.1.2 病群应选择距蜂场3000m以外、不易散播病原体、消毒处理方便的地方隔离治疗,管理病蜂的 蜂具及所产生的蜂产品等不得带回健康蜂场。蜜蜂致病原属国内首次发现的传染病害或烈性传染病,应 予以焚烧,然后进行深埋处理。 5.1.3 5.1.4 5.1.5 疑似病群另选距蜂场3000m以上场地进行隔离观察,也可预防性施药。 对于假定健康蜂群应进行观察,必要时转移到其它地方。 隔离病群在没有病蜂出现、隔离期超过该传染病潜伏期两倍以上的时间后,经全面消毒,解除 隔离,如果经过传染后的蜂群十分衰弱、失去经济价值,又有带菌(毒)危险的应该焚烧,然后进行深 埋处理。 5.2 消毒 5.2.1 5.2.2 5.2.3 5.2.4 机械消毒方法:清扫铲刮、洗涤和通风等。 物理消毒方法:日晒、烘烧、灼烧、煮沸等。 化学消毒方法:参见附录A。 综合消毒方法:机械消毒、物理消毒和化学药剂消毒配合使用。 5.3 传染性病害的治疗 5.3.1 5.3.2 5.3.3 5.3.4 按NY 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