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ICS 13.020.01 Z 06 DB11 备案号:45108-2015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174—2015 山区河流生态监测技术导则 Ecological monitoring guidelines for streams in mountainous area 2015-01-28发布 2015-05-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1174—2015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生态监测要素....................................................................... 2 5监测点布设......................................................................... 2 6采样............................................................................... 2 7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方法 ........................................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山区河流生态监测记录表 ............................................ 8 参考文献............................................................................. 12 I DB11/T 1174—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水文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进怀、段淑怀、叶芝菡、陆大明、袁爱萍、李京辉、黄振芳、周嵘、张梅、 王奋忠、杨华、王丽、杨元辉、宿敏、杨大杰、钟莉、刘佳璇。 II DB11/T 1174—2015 山区河流生态监测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区河流生态监测的要素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山区河流的监测与生态恢复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L 219水环境监测规范 DB11/T 1173-2015山区河流水文地貌评价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区河流 streams in mountainous area 分布在海拔100米以上区域的河流。 3.2 维管束植物 vascular plants 水域和陆域大型高等植物的总称,包括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 3.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s 生命周期的全部或至少一段时期聚居于水体底部的大于0.5mm的水生无脊椎动物群。 3.4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水中悬浮生活的植物群落,通常指浮游藻类。 3.5 入侵植物 invasion plants 1 DB11/T 1174—2015 繁殖力强且易大面积扩散的外来植物物种。 3.6 保护植物 protected plants 分布较局限、居群数量很少,或属于某地特有的植物物种。 4生态监测要素 4.1生物要素 4.1.1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组成与数量。 4.1.2维管束植物的组成与数量。 4.1.3鱼类的组成与数量。 4.1.4浮游植物的组成与数量。 4.2水文地貌要素 要素内容和监测方法按照DB11/T 1173-2015执行。 4.3物理化学要素 水体物理化学指标状况,包括水温和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营养元素及大量排污入河导致的特 定污染物水平状况。 5监测点布设 5.1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地点应布设在常流水的河段,视径流情况可在自然或较自然河段(人 为干扰少)、村庄周边河段(人为干扰多)和治理工程段分别选择。对于下游常年有水的河段应当布设 监测点、长期观测。 5.2维管束植物:选择典型河段开展监测,视径流情况可在自然或较自然河段、村庄周边河段和治理 工程段分别选择。河段长度一般为50m,最长不超过100m。已设置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监测的点位应 同时监测维管束植物。 5.3鱼类:应对常年有水的河流开展鱼类监测。监测点应布设在河流中下游,选择人工景观较少的区 域。 5.4浮游植物:只在湖泊、塘坝或流速缓慢的较大河流中监测,样点布设方法应符合SL219的规定。 5.5物理化学要素:监测点布设应有代表性,在空间上应覆盖流域全范围,综合反映流域中自然区域 和纳污区域的水质及其变化情况,并按SL 219的规定执行。 5.6实施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维管束植物监测的点位应同时监测物理化学要素。 6采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