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标准 > 行业标准 > 地方标准 > DB5110∕T_26-2020冬小麦内麦366种子繁育技术规程PDF

DB5110∕T_26-2020冬小麦内麦366种子繁育技术规程PDF

小麦流通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小麦 DB51 种子繁育
资料大小:305KB(压缩后)
文档格式:PDF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1/11/21(发布于河南)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ICS B21 65.020.20 DB5110 四川省(内江市)地方标准 DB 5110/T 26—2020 冬小麦内麦 366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ProtocolforBreedingTechniqueofWinterWheatNeimai366 2020-09-24发布2020-10-01实施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 5110/T 2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江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辉跃、王相权、汪仁全、荣飞雪、杨杰智、关淑仙、钟光跃、王仕林、李明、 周海燕、王用军、陈新媛。 本标准于2020年9月24日发布,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I DB 5110/T 26—2020 冬小麦内麦 366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川审冬小麦品种内麦366的品种特征特性、种子繁育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冬小麦品种内麦366在内江市行政区域内平坝、丘陵麦区等地繁殖和种植,其他地理 气候条件类似地区也可参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 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 NY/T 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丘陵麦区净作 指四川盆地丘陵区全地块种植小麦区域。 3.2 间套作麦区 指四川盆地丘陵小麦/玉米/甘薯或小麦/玉米/大豆等间套种植区域。 3.3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GB 4404.1-2008,定义3.1] 3.4 大田用种 用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 [GB 4404.1-2008,定义3.2] 1 DB 5110/T 26—2020 4品种特征特性 4.1品种及亲本来源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于2006年,以引进材料Balanda188为母本,自育新品系内4344(组合,绵 阳26/92R133)为父本。2006年3月经人工授粉杂交组配,获得F0代种子。采用系谱选育法,经多年内江 和马尔康两地交叉选育稳定而成。四川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代号为内3664,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 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内麦366;审定编号:川审麦2016006。 4.2植物学特征 幼苗半直立,分蘖力较强,苗叶绿色,叶片宽度中等,叶耳白色,植株整齐,株高85cm左右。穗长 方型,小穗较密,小穗数20个,穗粒数48.4粒,千粒重39g~48g。短芒、颖壳白色,籽粒红色,卵圆形, 粉-半-角质,饱满度一级,腹沟深。护颖茸毛少,椭圆形,方肩,籽粒冠毛较少。 4.3生物学特性 全生育期178d左右,春性,成熟期与试验对照品种绵麦37相当;抗倒性较强;抗病性较好。经四川 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 4.4品质特性 2014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籽粒容重753g/l、粗蛋白 质含量12.11%、湿面筋22.8%、沉降值30.8ml、面团稳定时间1.7min。 4.5产量特性 2012年-2015年参加四川省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3年度每667m2平均产量357.6kg。种子繁殖目标 产量定在每667m2为300.0kg左右比较合适。 5繁殖技术要点 5.1繁殖环境条件 5.1.1温光条件 播种至越冬积温≥500.0℃,生育期总积温≥2000.0℃;灌浆期光照时数≥100.0h,生育期总光照 时数≥395.0h。 5.1.2土壤条件 土壤pH值6.5~7.4;有机质含量≥1.5%;全氮含量≥1.2g/kg、碱解氮含量≥101.0mg/kg、速效磷 含量≥10.0mg/kg、速效钾含量≥78.0mg/kg;耕层土。。。。。。以下内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