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组织 > 部门岗位 > 研发技术部门和岗位 > 张小龙_APP产品经理必须要懂的30条原则

张小龙_APP产品经理必须要懂的30条原则

alan_ha***
V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门搜索
资料大小:47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WinRAR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20/1/6(发布于河北)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3
、从日常体验中发现本质
GALAXY Note:时尚方便长指甲打字
触碰开关。比普通开关更贴近人的情感
伟大的产品应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需求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
产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性需求
不在产品中参合自己的道德感
满足贪嗔痴,但又要用户“少发微信”。世界是荒诞的
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Steve jobs”、大部分新功能是可以砍掉的
回顾一下,你们做了多少功能,是可以不做的、不从同类产品里找需求
从别人的产品里,你无法深刻理解需求
需求只来自你对用户的了解
需求不来自调研、分析、讨论
找到需求背后的心理诉求
调研获得需求是骗人的
从大量反馈看出需求是骗人的(群的需求,用户会告诉他们需要的是qq群)
用户反馈能帮助完善体验,但不会告诉你要做什么新东西
从数据统计看出需求更是骗人的、需求的本质往往可以归结为心理诉求
漂流瓶:满足倾诉,好奇心的心理。这是一个心理驱动的范例。人们的倾诉欲望如
此之强
如为想法而做:朋友圈
人人需要在朋友关注中获得存在感,照片是手机最佳互动载体,人只需要三五好友,
人需要不暴漏好友但又要扎堆。一种比facebook,path更私密的社区。想法比功能重要
为自己要用而做。果为做交友而做漂流鹏。会把握不到本质(案例:发语音瓶,还是文字)、心理满足的驱动力远胜工具甚至省钱
省钱的短信替代工具不会成功。如果定位于更省钱的工具,可能就麻烦了。微信不
是QQ。“微信,不只是一个通信工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反映的是心理满足至上
为群体效应而做:附近的人
不是为了陌生人交友。是为了好奇心。他们会发生什么它是有群体效应的。每个人
在观察别人,也在被观察。他们第一次在现实中大规模互相看到、只抓主场景,不做全功能
做大而全很容易,做少很难
如果没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就克制自己的做多的欲望
做多源自于不自信
每天砍掉几个需求的爽,远大于提出几个需求
案例:朋友圈只能发照片。发140字的难度远胜一张图片、忘记过去的数据甚至经验
对当前和未来趋势的洞察才重要
PC上的入口是搜索框,手机上的入口在二维码、做惹人都爱用的产品
将用户分为高中低端是不道德的
通用产品做得低龄化是不专业的体现
产品面前,人人平等、先做产品结构之后才是功能细节
产品结构是骨骼,不可多变和复杂
创作从骨骼开始,而不是先造肌肉
案例:微信的产品结构、设计就是分类
分类是人类大脑的识别模式
分类是化繁为简的方法之一
PM每天都应思考如何让事情更有条理
案例:微信保证只有4个底部TAB、面向场景来做设计而非功能列表
不堆砌功能。功能服务于场景和xx体验。没有孤立的功能、让功能存在于无形之中
案例:餐饮商家插件不可见,扫描才有
让新版看不出有变化
只有新手菜将所有(新)功能罗列在显眼的地方、不过度设计
做的越多可能错的越多
对主干精雕细琢,对枝叶不做深
案例:附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