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文档 |
2006年任汝芬教授考研政治序列前篇
2006年考研政治高分指南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部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三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四部分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五部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六部分 形式与政策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篇 2003~2005 年试题解析
一、2003 年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中的一个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唯物史观既然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没有唯物史观,因此D就是正确选项,其他 A、B、C 三项是哲学发展过程中始终有的三方面的对立。
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C)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中的一个观点: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是基础。本题属于直接性试题,考查观点的记忆,直接选 C。
(二)多项选择题
1、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ABCE)
解析: 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对立统一学说中矛盾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分析史伯一段话的辩证法思想。矛盾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命题组出这一试题是有意义的,它既是中国古代优秀思想的表现,又具有现实的意义与背景。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有一段深寓哲理的很精彩的话,他说: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这是中国对当今世界的认识和发展趋势的主张,既是深寓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的光辉,又是对“和实生物”等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应当说命题者匠心独运。此题之难,在于古汉语是否读懂。 “和实生物”这段话出自《国语·郑语》一书。
...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