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1 中国正面临严峻的空气污染的挑战。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很多积极的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公众 健康。国务院在2013年9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又称“大气十条”) 并为地方政府设定了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各地政府也都陆续出台了地方落实的行动计划。但是由于 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缺乏管理经验和足够的资源,很多地方要达到“大气十条”要求的空气质量改善 目标还有很多挑战。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不仅“大气十条”的目标实现会很困难,在更长的时 间里实现中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年均值35ug/m3)甚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PM2.5年 均值10ug/m3)的目标会更加困难 中国既需要解决严重的空气污染,也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已经制定了空气污染物减排和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目标,各地政府需要接受空气质量和温室气体强度降低的双重目标考核。因此, 对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相关政策进行整合, 是一个最佳的方法,可以帮助各地政府形成成本更 低和更有效的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使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多项目标 诸多国际经验表明,改善空气质量并不是一项很简单的任务,不会一蹴而就。空气质量的持续改 善需要切实的努力以及综合的应对方案。短期的行动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很好的政策框架和详细的管 理系统 这份报告基于国际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空气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 的10项基本的原则,以供中国各地在建立自己的空气质量管理系统的时候参考借鉴 2014年11月 简 介 主要作者 赵立建,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 解洪兴,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主任 Catherine Witherspoon,气候工作基金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项目主任,前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首席执行官 Chris James,睿博能源智库中国和美国项目主任,前美国康涅狄格州空气质量主任 专家工作组 鸣谢 Stephen Boone, RTI国际研究院 工程师,能源与 空气质量专家 Rich Damberg,美国环保署高级政策顾问 Dale Evats, 美国环保署气候与国际合作处长 Gorge Gao,RTI国际研究院中国区项目总监 Rebecca Nicholson,RTI国际研究院 副总裁 Shirley Rodrigues, 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 气候项目主任 Jeremy Schreifels,美国环保署高级政策分析师 杜世勇,济南市环境监测站站长 雷宇,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 李冰,江苏省环科院副院长 黄希熙,能源革新-政策和技术有限公司 王书肖,清华大学 教授 王淑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云雅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博士 保尔森基金会 能源革新-政策和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 广东省环保厅 江苏省环保厅 免责申明: 本文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所在机构、支持机构以及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成员机构的观点。本文件由中国清 洁空气联盟秘书处(清洁空气创新中心)整理编制,未经联盟许可,使用者不得出于商业目的的销售、传播或制作相关 衍生作品 支持团队 能源基金会:才婧婧,周嵘,蔺苑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白愈,杜娟原则1 建立实施一个完善的空气质量管理结构 原则2 确保充足的人员和资金 原则3 应用最新的科学分析进行决策 原则4 建立重污染应急响应机制 原则5 制定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并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进行措施优选 原则6 应用最佳可行技术(BACTs/BATs) 原则7 协同控制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原则8 采纳激励和处罚措施来确保实施和执法落实 原则9 加强信息公开力度,鼓励公众参与 原则10 开展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实现持续改善 建立实施一个完善的空气质量管理结构 一个完善的管理结构对空气质量改善项目的成功至关 重要。所有的对污染排放源有管理权限的政府部门都需要 参与空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另外,处 在共同的空气流动区的相关区域需要建立信息共享以及制 定共同的污染应对策略的区域合作机制 原 则原 则确保足够的人员和资金投入 如果没有人员管理和落实,任何空气污染防治的项目都会失败。同时, 应确保在空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公共财政投入以及私营部门的投入足够最终实现 清洁的和健康的空气 原 则应用最新的科学分析进行决策 决策应该基于科学,空气质量管理应该基于最新的科学理解和分析。如果还存在数据差距或科 学理解的不确定性,地方政府应该基于已有的科学证据进行决策和行动 原则建立重污染应急预警和响应系统 各地政府应该迅速有效地应对空气重污染,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原 则制定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并基于成本效益分析进行措施优选 政府应该制定空气污染防治措施并对措施的效果及成本进行分析 在执行措施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那些成本效益最高的措施,这样有利于 得到政府、企业和公众持续的支持。选择成本效益最高的措施进行落实 也意味着在同样的资金和资源的条件下可以实现最大的减排量和空气质 量改善 原 则原 则原 则原 则原 则应用最佳可行技术 在每个污染源都应该采纳最佳可行技术以实现最大的污染减排 协同控制空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 在选择控制政策、措施和技术时,应考虑协同控制。这将帮助地方政府用最低 的成本达到多个政策目标。所以整合了空气污染防治和温室气体控制的政策和措施 可以带来最佳的解决方案 采纳激励和处罚措施来确保实施和执法落实 对于违反法律的行为需要有足够的惩罚措施进行惩戒,以减少和预防违法 加强信息公开力度,鼓励公众参与 公众应该知晓相关信息,这样才能信任政府的决策并支持决策的落实 开展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实现持续改善 对于空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或规划的实施进展应该定期监测和评估,需要设定一些核心的指标, 结合空气监测的数据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的结果,空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或规划应该至少每三到五年 进行更新,以反映新的发现和法规要求 34 65 ● 环保 ● 经济发展和规划 ● 交通部门 ● 能源,节能与新能源 ● 财政 ● 城建 ● 其它部门 明确主要负责部门,并确 保主要负责部门有专门的 人员来管理落实实施,以 及协调其它部门的工作 建立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并 不断加强这种协作机制。国际 经验表明,建立区域的办公室 或者成立推动区域空气质量管 理合作的区域性机构 (如美 国的区域空气规划组织)都是 比较有效的做法 所有相关政府部门都应该积极 参与,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尽早获得地方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和承诺十 分重要,这样能够在空气质量管理过程中确 保共同的理解,提供改进计划的机会,展示 最好的成功的机会,并发现短板因素。部门 之间以及区域之间良好的合作也对制定新法 规以及成功地实施至关重要 得到地方领导, 如省长、市长的 支持和承诺 一个完善的管理结构对空气质量改善项 目的成功至关重要。所有的对污染排放源有 管理权限的政府部门都需要参与空气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另外,处在 共同的空气流动区的相关区域需要建立信息 共享以及制定共同的污染应对策略的区域合 作机制。这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则1 建立实施一个完善的 空气质量管理结构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