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2005年度全国收视市场分析 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王兰柱
2005年10月,西安 内容 2005年全国电视收视市场概况
未来电视业的发展趋向
份额竞争与影响力竞争的到来
新媒体对电视和电视广告的挑战
一、2005年全国电视收视市场概况 2005年全国电视收视市场概况 观众收视行为
节目收视表现
频道竞争力状况 2005年观众收视与上年趋同 2005年1-10月,观众每日人均收视时间为155分钟,与上年持平。
2005年每日收视率时段走势与上年趋同,早间和下午收视率略有提升。
半年中绝大多数时间,收视率走势平缓;春节、五一和暑假对收视率提升有明显作用 数据范围:17个省网+4个直辖市,20050101-20050827 数据范围:17个省网+4个直辖市,20050101-20050827 收视的地域和群体特征基本恒定 城市人均每日收视时长达176分钟,比农村地区长27分钟,与去年数值相当。
女性、35岁以上、初高中学历、个人月收入300元以上者仍然是电视收视的主要群体。
4-14岁儿童与45-54岁观众收看有所增加;55岁以上、大学及以上学历者收看则有所减少。
电视剧、新闻、综艺娱乐“ 三驾马车领跑 ” 电视剧、新闻时事和综艺娱乐仍然是主要节目类型,且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开发前景广阔。
数据范围:79个城市,20050101-20050827 电视剧依然是龙头老大 电视剧持续占据观众30%以上的收视时间,强势未减。
内地剧占80%的份额,港台剧占13.5%,国外剧占5.4%。
电视剧收视的增长主要源于白天时段收视的提高,得益于电视台大板块、多集连播的节目编排。
武侠剧、历史剧仍为主流;亲情剧备受欢迎;老片重放异彩;农村、民工题材电视剧增加;韩流越刮越猛。
新闻节目供需缺口巨大 随着综艺娱乐等节目类型收视需求的增长,近两年新闻节目的收视需求有所降低;但与此同时,电视台明显降低了新闻节目的播出比重,使得此类节目供需缺口依然巨大。
央视新闻节目的表现突出,占据了六成收视份额;山东、辽宁、湖南卫视也有不凡表现。
晨间新闻节目颇受欢迎;民生新闻方兴未艾 综艺娱乐节目大行其道 虽然2005年上半年综艺节目的播出份额有所降低,但其收视份额却保持了迅猛增长的势头,达到7.4%的水平。
综艺娱乐节目走过了《综艺大观》为代表的传统明星晚会时代,走过了《快乐大本营》的明星娱乐大众时代,正在由《开心辞典》《幸运52》的竞猜时代,走进以《非常6+1》、《超级女声》为代表的平民偶像自娱自乐的新娱乐时代。
频道竞争力——中央台 中央台着力打造CCTV-1旗舰频道。
精编精品栏目,既提升了收视效果,又保证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打通新闻板块,观众重叠率上升,顺流观众,为拉升大板块整体收视打开局面。
CCTV-8全新改版,黄金时段收视份额快速提升。
2004年12月28日,CCTV12改版为社会与法频道后,收视份额增幅明显 频道竞争力——省级卫视 依托优势、突出个性,特色定位成为省级卫视突破竞争重围的重要方法。
湖南、山东、安徽卫视脱颖而出,与央视专业频道形成竞争;湖南卫视成为省级卫视领头羊。
双虞效应引领省级卫视市场地位分化。
20%的上星频道占据70%的收视份额 频道竞争力——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频道 同2004年相比,省级地面频道在省内的地位有明显上升,市场份额上升近1.5个百分点,增长幅度超过上星频道。
省级地面频道在晚间黄金时段优势突出。
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频道易创造出电视剧收视高峰。
城市频道利用文化同源性,培养地方品牌,塑造优势频道,与中央和省级频道抗衡 频道竞争力——省级地面频道和城市频道 小结 总体而言,2005年1-8月,观众收视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基本特点与去年相似。
从收视环境上看,频道数量在不断增加
02年频道数量-2080
03年频道数量-2165
上星频道数量已经增加到41个(不包含中央电视台)
在总量不变的形势下,频道、节目间的竞争更趋激烈。
二、未来电视业的发展趋向 未来电视业的发展趋向 份额竞争与影响力竞争的到来
新媒体对电视收视和电视广告的挑战
新时期的CSM收视率调查 份额竞争大趋势 竞争频道不断增加,竞争范围不断扩大,观众收视时间不增反降,份额竞争成必然趋势。
双虞效应作用下,到达率以“乘数效应”影响市场份额,促进市场分化。
省级卫视需要提高有效覆盖率和到达率,以增强竞争力。
电视市场的多元表现使省级卫视必须正视对省会城市市场、本省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兼合,让地缘优势、区域优势成为积累全国优势的第一阵地 增强有效覆盖,提高到达率 省级卫视突围:守住省会打通全省 全国23省网2005年1-6月 省级卫视突围:立足本地面向全国 全国23省网2005年1-6月 从注意力经济到影响力经济 “注意力经济”认为电视时段或广告版面本身没有价值,只用通过电视节目和报纸内容凝聚起了足够的受众,电视时段和报纸版面才有了价值。
“影响力经济”认为传媒的市场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所凝聚的人群的数量,而在于其对受众的影响力,在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手众,并进一步地影响社会进程、社会决策、市场消费和人们的社会行为。
传媒的价值在于影响力,注意力是影响力的前提,但并非影响力的充分条件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