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文档 |
除hml_r_std_5m外其余波动率因子两两间正相关性很强
一般来说,市值较大的公司倾向于波动率较低,经实证检验,波动率类因
子中除hml_r_std_5m外均与市值因子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并且,除
hml_r_std_5m外,各波动率因子两两之间普遍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与之
前测试过的估值、成长、动量反转、换手率类因子对比,相关性显得更加
突出。如果要组合使用各波动率因子构建选股模型,需要小心处理多重共
线性问题
单因子测试框架:分层回测、回归法、因子IC值分析
首先,我们对各波动率因子依次进行详细的分层模型回测,分析各分层组
合的业绩表现和多空组合的表现,判别因子区分度、单调性、稳定性和在
不同规模公司、不同一级行业间的业绩强弱。接下来我们使用回归法进行
因子测试,对因子收益率序列和回归产生的t值序列进行统计层面上的分
析。我们还计算了各因子的IC值序列、IR比率,综合识别有效因子。我
们在分层测试中以单边换手率0.3%计算交易成本,更为真实地反应因子选
股效果
测试结果:波动率因子具有一定选股效果,各种波动率因子效果相差不大
在考虑交易成本的条件下,波动率因子样本期一般取3~5个月较佳,列举
出的八个因子TOP组合年化收益率均在28%左右,整体效果相差不大,
超过大部分估值、成长、换手率类因子(BP除外),略逊于动量反转因子
扣除交易成本后BP因子选股效果更为突出(因其换手不频繁、交易成本
低),而换手率因子选股效果则变得一般,TOP组合超额收益较低。若从
IR比率的角度看,已测过几类因子有效性排序大致为:动量反转换手率、
波动率估值、成长。不过由于A股市场不具有良好的做空机制,所以还
需正确看待各类因子IR表现,建议更多关注因子在多头方向的选股能力
风险提示:单因子测试结果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存在失效的可能
相关研究
金工研究/深度研究 | 2017年03月27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正文目录
波动率因子在A股市场实证分析... 5
波动率因子的选取及测试框架 ........... 5
波动率因子的行业间差异 ...... 6
波动率因子与市值因子的相关性 ....... 7
波动率因子间相关性分析 ...... 8
单因子测试流程... 10
回归法 ......... 10
因子IC值的计算 ..... 11
因子收益率、t值与IC值之间的关系 .......... 11
分层模型回测 .......... 12
单因子测试结果分析 ....... 13
分层模型回测分析方法 ........ 13
日收益率序列标准差因子 .........
。。。以上简介无排版格式,详细内容请下载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