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论文 > 经营论文 > 资产管理论文 > MBA毕业论文_企业文化的两种表现形式_或是资产_或负债

MBA毕业论文_企业文化的两种表现形式_或是资产_或负债

资料大小:1893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6/4/10(发布于山东)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手段。它的产生有
着深刻的经济根源,思想理论渊源和社会根源。
二战后至60年代末,美国一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可是随着
日本和西欧的崛起,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的经济优
势逐渐丧失。70年代,日本夺走了一大部分美国芯片市场及电子自动化产
业市场。80年代初,日本的汽车产量超过美国,日本汽车大量涌进美国市
场。1979一1982年,美国钢铁产量从1.36亿吨锐减至7,460万吨。美国总
统尼克松感叹:“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想不到的那种挑战”。许多沉
醉于“美国第一”、“世界第一”的美国人不得不冷静下来思考:为什么二战
以后经济濒临崩溃,技术上比较落后的日本,在短短的20年内实现了经济
的迅速腾飞?美国人在研究日本企业过程中得出:企业文化一一这种非技
术、非经济的因素,导致了日本企业的成功。所以说:企业文化源于美国,
根在日本。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的新理论,是对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批
判继承的产物,是企业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在企业文化产生以前,企业管
理理论经历了泰勒的“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和“管理丛林”三个阶
段。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个阶段,是管理科学的大综合。企业管
理理论第四阶段使企业管理从技术、经济上升到文化层次,是管理思想发展
史上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代表人物有威廉。大内、泰伦斯。迪尔、爱伦。肯
尼迪和查理德·帕斯卡尔。大内在《Z理论一一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
挑战》一书中指出:“一个经济组织不只是一种经济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
社会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对文化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企业的经济文化是
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迪尔和肯尼迪把企业文化整个理论系统概述为5个
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帕斯尤尔认
为:企业的共有价值观、企业基本信念是公司最为保密的“秘密武器”。
中国的改革开放几乎与国际企业文化潮流兴起的时间上是同步的,这
种同步虽然是一种偶然的历史巧合,但它确是中国形成企业文化潮流的有利
条件。80年代后期,我国出现了企业文化热,1988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三
中全会原则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中,
提出要“大力培育富有特色的企业精神”。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
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
明确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
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以中央肯定,政府支持的形式,正式纳入精神
文明建设的轨道,正式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工作。在改革和发展
进程中,我国企业已在经营形态上经历了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生产,从生产型
向生产经营型,从生产经营型到资本经营的三次飞跃,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了
向知识经营型过渡的“第四次飞跃”。在这四次飞跃中,企业文化的建设始
终与企业的改革相结合,并在历次飞跃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国企业文化
正在逐步克服传统企业文化留下的弊端,以全新的价值理念迎接着21世纪
的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挑战。
第一章企业文化研究中的四个误区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新潮,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
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于本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从而
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并带来了一场企业管理的新革命,其理论和实践给当
代企业管理以深刻的影响。我国企业界、学术界对之也怀有浓厚兴趣,在
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中国的企业文化也开始受到世界的
关注(“海尔文化激活休克活鱼”案例进入哈佛课堂)。然而,企业文化研
究仍然存在着较多的误区。
1.企业文化研究的“崇洋”现象
企业文化理论照搬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理论。实际上
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差距很大,简单照搬势必让人有削足适履之感,就是
同出东方文化圈的日本文化也与我国有较大的不同,日本文化是“文化滞
后型”与“兼容并蓄性”(秦在东,1995)。日本以“人”为本,美国以“科
学”为本,我国以“精神”为本,就反映了这种区别。而我国有悠久的文
化传统和巨大的文化宝藏,关键是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来开采、挖掘。
2.企业文化研究的“务虚”现象
企业文化研究停留在哲学的思辩与伦理的规范上。从文化来演绎企业
文化,从伦理道德来规范企业文化,从“道德人”的要求来建构企业文化,
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简单地把儒家伦理照搬过来,没有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
关系。这也导致了学术界与企业界脱节。
可以说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它决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
是和现代文化的“基因再造”。企业文化这份“心灵契约”为什么有如此
的“魔力”,这要我们的视角更加宽广地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文
化人类学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3.企业文化研究的“庸俗化”现象
“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把理论简单化,表现为企业
文化就是企业的各项活动,颠倒了部分和全部的关系。各项活动是企业文
化的一部分,但决不是全部。开展各项活动,如歌咏会、运动会等对提高
员工的凝聚力,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热情是必须的。但由于没有在一种
统一的理念的指导下,企业文化往往流于形式,导致一阵风,掀起一阵热。
如厂歌,厂训,大同小异,甚至有自以为这些便是企业文化,造成企业文
化建设无谓的资金浪费和人力浪费。企业文化成为仅具蛊惑力的口号,是
不可能领导企业长久稳定发展的。“企业文化意识”远没有形成企业的管
理气氛。许多工作仍需理论界、传媒界、企业界互相协作,共同探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