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制造 > 研发工艺 > 模具铸造 > 2015年东制塑料模具公司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文件DOC

2015年东制塑料模具公司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文件DOC

资料大小:21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8/5(发布于江苏)

类型:积分资料
积分:8分 (VIP无积分限制)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2015年东制塑料模具公司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文件DOC”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上海东制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控制状态: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

文件编号: DZ/QP-010
文件版本: A
生效日期: 2015.1.01
发文编号:总经办(2015)1号

编制
技术部
审核

批准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流程图

责任单位
流程描述
备注

技术部/顾客

技术部

多方论证小组

多方论证小组

技术部

多方论证小组

多方论证小组

多方论证小组

多方论证小组

多方论证小组

技术部

技术部

《多方论证小组成员名单》

《风险顺序数序列表》

《特殊特性清单》

《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1. 目的
认可并评价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后果,评估其风险,从而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失效发生的机会,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达到顾客满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的或更改后的产品/过程的策划设计阶段,对构成产品的各子系统、零部件,对构成过程和服务的各个过程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进行分析的活动。

3. 术语和定义
3.1 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是指产品设计人员采用的一门分析技术,在最大范围内保证充分地考虑失效模式及其相关的后果起因/机理,DFMEA以最严密的形式总结了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产品设计时的指导思想。

3.2 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主要是由负责制造的工程师/多方论证小组采用的一种分析技术,用来保证在可能的范围内已充分地考虑到并指明潜在失效模式及其相关的起因或机理。

4. 职责
4.1技术部职责
4.1.1 组织由负责过程设计、制造、装配、售后服务、质量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专家成立多方论证小组。

4.1.2负责计算风险顺序数RPN,并编制《风险顺序数序列表》。

4.1.3负责对FMEA的输出整理归档。

4.2 多方论证小组职责
4.2.1负责收集与PFMEA相关数据资料。

4.2.2负责进行PFMEA分析、评审、效果跟踪和确认。

5. 工作程序
5.1 DFMEA
5.1.1 由技术部组织设计人员、工艺人员、销售部、质量部、采购部相关人员成立多方论证小组,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5.1.2多方论证小组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设计要求和预期的工艺流程,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评审,分析产品在设计结构中的每一个关键部位、结构的风险,并确定需执行DFMEA的高风险的零部件/子系统/系统。

5.1.3 多方论证小组对确定为高风险的部位、结构进行DFMEA,并记录于表格《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当顾客或公司要求对中等风险的部位、结构进行DFMEA时,按确定的步骤实施。

5.2 按下列要求填写DFMEA表格:
5.2.1 FMEA 编号:按过程号编号。

5.2.2项目名称:填入所分析项目的名称。如零件/部件/子系统/系统;
5.2.3设计责任部门:填入产品设计部门和/或小组名称
5.2.4 编制者:填入负责编制的人员姓名、电话及所在部门名称。

5.2.5车型年:填入设计将要应用或影响的车辆年/项目(如已知)。

5.2.6关键日期:填入初次FMEA预定完成的日期,该日期不应超过产品加工图完成的日期。

5.2.7 FMEA日期:填入编制FMEA初稿的日期及最新修订的日期。

5.2.8主要参加人:填写执行此项工作的各责任部门和负责人(或参与人)。

5.2.9设计功能要求:简单描述被分析的产品或零件的功能和使用特性,若设计中包括许多具有不同失效模式的特性,应把这些行性作为独立的一项列出处理。

5.2.10潜在失效模式:是指零部件/子系统/系统可能发生的不符合设计功能的失效形式,是对具体特性不符合要求的描述,它可能是引发上一级子系统/系统失效的起因,也可能是下一级零部件失效的后果。在FMEA准备中,应假定提供的零件/材料是合的。

5.2.11潜在失效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对顾客感受到的功能的影响。在这里,顾客可以是下一道工序、后续工序或工位、代理商、最终用户。当评价潜在失效后果时,应依据顾客可能注意到的或经历的情况来描述失效的后果。对最终用户来说失效的后果应一律用产品或系统的性能来描述(如噪音、工作不正常、发热、外观不良、不起作用、间歇性工作等);若顾客是下一道工序、后续工序或工位,失效的后果应用过程/工序性能来描述(如无法紧固、不匹配、无法安装、加工余量过大或过小、危害操作者、损坏设备等)。

5.2.12严重度(S):是指潜在的失效模式对顾客的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严重度仅适用于失效的后果。评价指标分为“1”到“10”级,按严重程度依次递增。评价准则见表1。

表1 设计分析用严重度(S)评价准则
后果
评定准则:后果的严重度
严重度数

无警告的严重危害
严重级别很高。潜在失效模式影响车辆安全运行和/或包含不符合政府法规情况。失效发生时无预警。

10

有警告的严重危害
严重级别很高。潜在失效模式影响车辆安全运行和/或包含不符合政府法规情况。失效发生时有预警。很高
车辆/系统无法运行(丧失基本功能)高
车辆/系统能运行,但性能下降。顾客很不满意中等
车辆/系统能运行,但舒适性/方便性方面失效,顾客不满意低
车辆/系统能运行,但舒适性/方便性方面性能下降,顾客有些不满意很低
装配和外观/尖响声和卡嗒响声不符合要求,多数顾客发现有缺陷(多于75%)轻微
装配和外观/尖响声和卡嗒响声不符合要求,50%的顾客发现有缺陷(多于75%)很轻微
装配和外观/尖响声和卡嗒响声不符合要求,有识别能力的顾客发现有缺陷(少于25%)无
没有可识别的影响5.2.13级别:对零部件、半成品或成品的一些特殊的设计特性进行分级(如关键、重要)。如在DFMEA中确定了某一级别,质量部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计划。

5.2.14 潜在失效起因/机理:是指失效是怎么发生的,并依据易于纠正或控制的方式来描述。针对每一个潜在失效模式,尽可能在广、深的范围内列出所有能想象到的失效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纠正措施。

5.2.15 频度(O):是指具体的失效起因/机理发生的频率。频度的分级重在其含义而不是具体的数值。评价指标分为“1”到“10”级,按严重程度依次递增。评价准则见表2。

表2:设计分析用频度(O)评价准则
失效发生可能性
可能的失效率
频度

很高:持续发生的失效
≥100件/每千辆车
10

50件/每千辆车高:反复发生的失效
20件/每千辆车10件/每千辆车中等:偶尔发生的失效
5件/每千辆车2件/每千辆车低:相对很少发生的失效
1件/每千辆车0.5件/每千辆车极低:失效不太可能发生
0.1件/每千辆车≤0.010件/每千辆车5.2.16现行设计控制:列出预防措施、设计确认/验证或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的完成或承诺将确保该设计对于所考虑的失效模式和/或机理来说是充分的。现行的控制方法(如减压阀的失效/安全设计、道路试验、设计评审、可行性评审、数学研究、台架实验、样件试制、使用试验等)是指已经用于或正用于相同或相似设计中的方法。应尽可能的把重点放在设计控制的改进上,如在实验室进行新系统试验、或创建新的系统模型化运算法等。

有两种类型的设计控制特性可以考虑:
预防:预防起因/机理或失效模式的发生,或减少它们的频度;
探测:在该项目投产前,以任何解析的或物理的方式,查出失效或失效模式的或起因/机理。

如有可能,优先选用第一种的预防控制方法,让预防控制方法作为设计意图的一部分,因为其将影响到最初的频度;最初的探测度将基于失效起因/机理探测或对失效模式探测的设计控制。

5.2.17探测度(D):是指零部件、半成品、成品、在安装使用前,利用现行设计的控制方法找出失效起因/机理过程缺陷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或利用控制方法找出后续发生的实效模式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评价等级分为“1”到“10”级,按严重程度递增。评价准则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