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专栏 > 经营 > 管理专题 > 项目管理 > 20万吨蔬菜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研报告)DOC(69页)

20万吨蔬菜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研报告)DOC(69页)

资料大小:67KB(压缩后)
文档格式:DOC
资料语言: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
解压密码:m448
更新时间:2015/5/12(发布于北京)

类型:金牌资料
积分:--
推荐:升级会员

   点此下载 ==>> 点击下载文档


“20万吨蔬菜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建议书(代可研报告)DOC(69页)”第1页图片 图片预览结束,如需查阅完整内容,请下载文档!
文本描述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
---县20万吨/年蔬菜冷链系统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1.2.1发展历程
---创建于2002年4月,前身为---县---饲料厂。2007年6月在---县工商局更名为集团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公司是集种植、养殖、示范、农产品精深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大型集团企业。是共青团中央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国家和吉林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团公司下设六厂、一社、一个融资平台,六厂即:---禽业有限公司、---饲料有限公司、---粮食收贮有限公司、---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肉禽加工有限公司、------纸业有限公司,一社即:---农牧发展合作联社,一个融资平台即:------农业担保有限公司。资产总额18189万元,固定资产6802万元,年销售收入4.5亿元以上(含合作社销售收入)。员工230人。---集团以“---”为经营理念,始终坚持围绕“农”字做文章,依靠“优质、高效、拼搏、创新、敬业、诚信”的企业精神,全面致力于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网络拓展,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部分产品率先于业内通过ISO9001认证。确立了高效农业、科技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

在生产经营上,集团公司高举农业产业化大旗,坚持“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以合作社为载体、以带动社员增收为目标”的发展模式,成功地构建起一条从原料-管理-回收-加工-销售自成品牌的“农业产业化链条”,产后加工、冷藏、保鲜等产业化经营配套成龙。公司与农民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户提供“七统一、一协调、一分散”服务,保证了农户的利润,与农户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局面。直接带动周边四个县(市、区)三十余个乡镇4040个农户从事规模种植和养殖,年可为社员创收近亿元,同时带动了当地饮食、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周边地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受到广泛的赞誉。

---的发展大体经过了3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2002年张雨军及其他股东共同出资,成立了---县---农牧发展合作社和---饲料厂。二是发展阶段。2003年-2006年末,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先后建立多家企业,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认可。三是快速发展阶段。2007年以来,在国家和省市县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身实力不断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成立---集团公司。

1.1.2.2现有产品类型
饲料(年产6万吨)、生猪(年出栏16万头)、禽产品(年产3700吨)、肉禽(年出栏610万只)、包装箱(年产3000吨)、粮食、蔬菜及各类经济作物(年产8300万公斤)等。

1.1.2.3主营业务
种植、养殖及加工,农产品贸易,纸制品加工等。

1.1.2.4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
集团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逐级分工责任制,严格执行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认证标准。

1.1.2.5人员结构
集团共计230人,其中:⑴集团法定代表人,常务董事3人,董事5人;⑵执行经理6人;⑶中层管理人员(下属企业、合作社管理人员)37人;⑷技术服务人员46人,其中:博士畜牧师1人,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15人,技术员30人;⑸企业工人132人。

1.1.2.6财务状况
2008年该公司资产总额13605.00万元,固定资产6802.00万元,流动资产6803.00万元,净资产10591.00万元,负债总额3014.00万元,所有者权益10591.00万元,实收资本500.00万元,营业收入40100.00万元,净利润4584.00万元,营业利润率12%,投资报酬率33.6%,净资产收益率43%,资产负债率22.2%。

2009年资产总额18189.00万元,固定资产6802.00万元,流动资产11387.00万元,净资产15175.00万元,负债总额3014.00万元,所有者权益10941.00万元,实收资本500.00万元,营业收入45000.00万元,净利润4800.00万元,营业利润率11%,投资报酬率27%,净资产收益率32%,资产负债率17%。

集团无拖欠工资、社会保险、银行欠款等问题。

1.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建设的必要性
1.1.3.1项目提出的理由
农产品冷链保鲜产业是产后农业重要一环,进一步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是农产品从产地收购之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对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当前我国果蔬产后保鲜、冷链物流产业应用范围狭窄、发展滞后,每年的果菜的损失浪费率仍然十分惊人。

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目前食品低温物流主要分为几大类:冷饮、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水产品,以及水果和蔬菜。其中,2006年我国水果总产量为9700万吨,蔬菜总产量为5.6亿吨,相当一部分需要低温物流。但目前,我国水果和蔬菜总量中只有10%至20%利用了低温物流,品种也仅限于一些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水果,而发达国家一般在80%左右。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发现,我国每年生产的水果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损失率高达25%至30%,年损失价值近800亿元人民币;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普遍控制在5%以下,美国果蔬在保鲜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至2%。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种植业开始向优势地区集中,但由于保鲜技术不过硬、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各个果蔬主产区普遍陷入了产品储不进、运不出的尴尬境地,为了避免果菜白白烂掉,农民无奈之下只能地产地销、季产季销,严重影响了产地农民的增收和种植积极性。这种尴尬格局至今没有打破。

冷链是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易腐货物从采收加工、包装、贮藏、运输及销售的整个过程中都不间断地处于一定的适宜条件下,尽量降低货物质量的下降速度,最大程度地保持从庄稼地到餐桌的最佳质量,包括全面的冷藏解决方案和应用系统。

目前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规范配套的果蔬保鲜流通,从预冷、储藏、洗果、涂蜡、冷冻运输等方面进行保鲜处理的果菜占总产量的80%。而我国尽管已经陆续开始应用集装箱冷藏、普通冷藏车、海运冷藏集装箱、铁路冷藏车等方式,但绝大多数果菜还是一采摘下来就直接进入市场,上市销售的都是初始和半初始农产品,没有任何预冷、保鲜的处理措施,果菜失去巨大的增值机会和空间。

随着我国冷链保鲜物流的发展,各地已经出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水果和蔬菜品种,给当地农户和销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增收空间。

现代保鲜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对农民增产增收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以农村种植面积较大的(豆角、黄瓜、西红柿、西瓜等是我们这的主打品种)为例,1995年全国蒜薹的种植面积只有200多万亩,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蒜薹保鲜水平的快速提高,国内种蒜农民一亩地普遍增加了三四百元的产后收益,2007年由于市场行情好,一斤蒜薹比往年甚至能多挣近一元钱,农民积极性的提高使得我国大蒜种植面积10多年的时间里增长了5倍,并显著促进了大蒜的出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