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杭州·下沙 保利地块市场评估及产品策划建议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14 上海***房产咨询有限公司 “涉案”问题 第一部分:地块基本属性研究 第二部分:客户市场布局分析 第三部分:客户竞争态势分析 第四部分:本案开发策略导出 第五部分:相关附件参考 第一部分:地块基本属性研究 本项目地块位于杭州东部下沙区域,钱塘江下游,处于杭州湾的南部位置。 项目地块位置 项目地块现状 地块北面和西面与工业厂房隔路相望,东南为临江景观大道 地块平整,无动拆迁任务 地块周边道路系统健全 地块四至情况 地块经济指标 商、住一体;大规模开发 杭州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将下沙确定为杭州大都市三大副城之一。 区域规划方向 区域规划方向 下沙城市角色及形象转变机遇 2006.6下沙十一五规划获得通过 下沙新城的建设目标: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 下沙新城的品质定位:国际化、现代化、人文化。 规划到2020年,下沙新城的人口规模达到60万-70万,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这是一个中型城市的概念,将由最初单一的工业区发展成为具备工业、居住、科技、教育、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就业与居住平衡的综合新城 。 新城中心区行政办公、市民活动、会展、商务、金融、文化体育、居住等各种功能交合叠加。 沿江生态居住区沿江规划了东北、东部和东南三大生态型居住区,具有15万人左右的居住规模。 北部工业区以松下工业园项目落户为带动,“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公建配套 按照中心区、沿江区、高教区、工业区四大商贸集聚区进行空间布局。 利用沿江、三号大堤、湿地、大量水系等资源,科学规划12公里的沿江大道景观带、1200亩生态湿地公园、高教园区景观带。 区域规划方向 区域规划方向 “一核、一心、一带”为主体的新城格局 “一核”即新城中心区7.8平方公里,将重点打造以九沙大道高层建筑群为主体的地铁物业型城市轴,做好九沙大道和核心区域城市设计;调整优化中心区北侧元成单元功能定位,按照经营城市理念,调整为以居住用地为主的中心功能拓展区;调整优化中心区南侧七格单元规划,使其整体形象与中心区功能、环境相协调。 “一心”是启动区块公共服务中心,通过实施“退二进三”,逐步推进传统企业搬迁,腾出400亩工业用地用于城市功能配套,延伸4号路商业街至新城中心区景观湖,打造高品位的休闲特色街,建成与中心区连为一体的公建住宅区。 “一带”则是指沿江生态居住带,通过加快沿江土地出让和房地产开发,打造高低错落、形态丰富的滨江型生态人文居住景观带。 “一核、一心、一带”到“一心、二副、二街、二配套” “一心、二副、二街、二配套”的总体框架。 一个商业中心:下沙城新区商贸和现代商务中心(CBD)。 两个商业副中心:建成区与大学城商业副中心;东南沿江商业副中心。 两条商业特色街区:文渊路-4号路“L”型都市商业街区;东南部钱江湾休闲商业街区。 两个商贸服务配套网络:大型居住区的社区便利商贸服务设施;地铁站口商贸服务设施预留规划。 区域规划方向 交通体系状况 交通体系状况 交通体系状况 地铁1号线途经站点: 湘湖—滨康路—西兴—滨和路—滨江—富春路—秋涛路——城站—湖滨—龙翔桥—凤起路—武林广场—文化广场—艮山门—闸弄口—火车东—彭埠—建华—红普路—九堡—九堡东; 往下沙方向的站点依次为: 下沙西—下沙中心—下沙东—文泽路 往临平方向的站点依次为: 乔司南—乔司—乔司北—汽车城—世纪大道 交通体系状况 外部道路系统 经绕城高速联通沪杭、杭宁、杭甬、杭千、杭金衢等高速 德胜快速路,九沙大道,下沙迎宾大道以及沿江大道贯入市区 内部道路系统 区域内路网建设基本完成。 目前已经修筑的15横15纵宽阔马路贯通开发区的东西南北,在绕城高速以南形成流畅的路网覆盖。 交通体系状况 交通体系状况 区块格局划分 北部工业区 新城中心区 下沙高教园区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江生态居住区 目前入驻学校: 高校浙江理工大学 杭州电子工业技术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司法警官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商学院 杭州师范学院 浙江财经学院 中学文海中学 下沙中学 小学下沙中心小学 杭州实验外国语学校中学部 杭州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下沙二小 2000年底启动建设,是目前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高教园区。中小学教育体系在规划理念中融入了国际规划,计划建立起与高校园区相衔接的教育链体系,实现业态联合互动、相互促进的教育循环模式,其将教育的先进理念引入中小学教育中,可以接受到一脉相承的知识体系以及科学的思考方式。将资源最大化的共享,同时达到教育产业的规模化效应。 产业支撑——高教园区 目前主要产业: 电子信息、机械家电、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纺织化纤等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微电子、移动通信、光电产品、笔记本电脑等产业基地。 产业支撑——高新技术开发区 区域配套建设 下沙区域的商业及生活配套设施主要集中在北部高教园区 配套设施主要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小型商业为主,多以沿街商铺的形式存在 区域内缺乏具备一定档次及号召力的大型配套 区域目前人口33万,预计未来疏散主城区人口20万—30万人,远景规划将形成60余万人口的城市。 区域人口情况 高教园区及开发区成为 区域内最主要的人口来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