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的个人投资者作为资本的供给者和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是否能健康理性地参与到证券投资活动中,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发展,所以,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关于证券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就未停歇过。步入21世纪,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更成为了国际性的热点研穷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经济金融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学者及金融证券行业从业人员转入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研究和运用。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只有短短20多年的时候,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在证券市场制度建设上,与积累了上百年的发展经验欧美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投资者并未表现出与市场跨越式发展速度对应的成熟程度,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投资心理、投资风格也不够成熟。中国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投资风险意识依旧很淡薄,中国市场存在的各种投机行为,也使得一般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伤害。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针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显得更具意义。
全文共分为4个部分,具体内容: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介绍了本篇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思路,并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二章,介绍了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理论基础。首先对传统金融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和阐述行为金融理论,主要包括其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目前为止所得到或提出的重要观点、理论和模型。其次,介绍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相关理论,包括行为金融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路径。再次,总结了投资者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存在的认知偏差及在金融市场活动中个体心理和行为偏差。
第三章,论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问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杭州地区证券营业部的个人投资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分析,并以访谈的方式检验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和行为偏差。
第四章,启示和建议,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对证券投资者提出合理的投资策略,并对个人投资者提出了恰当的行为建议。
本人通过对杭州地区证券营业部个人证券投资者的问卷调查和访问研究,验证这个地区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是否完全符合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投资者行为结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解释和研究。
关键词:行为金融、个人投资者、认知偏差、行为偏差1导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极度繁荣的标志。
证券市场的出现使得参与者通过这个平台降低交易成本同时追求收益最大化。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发展,因为他们是证券市场资本的供给者,所以,自上世纪50年代起,关于证券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就未停歇过。步入21世纪,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更成为了国际性的热点研究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经济金融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学者转入对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研究,其中证券市场的各类投资者也尝试运用这些理论丰富的自己投资策略。
传统金融理论的基础是将人看作是“经济人”或“理性人”,投资者根据对未来的价格变化的预期以及对未来风险的评估,从而选择自己认为最优化的决策。证券产品的价格是随机漫步的且具有不可预测性,这个价格是市场中的全体投资者及其他参与者对市场的理解和信息的认同,所以,不会有人能够持续获得利润。但是,在我们现实的金融证券投资活动中,出现了大量传统金融理论难以解释的异象(Anomalies),引发研究者釆取其他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索研究。行为金融学(Behavior Finance Science, BFS)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现代金融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
我国证券市场自上个世纪90年代幵始诞生、发展,短短20多年的时间,积累了欧美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经验。同时,我国的投资者并未具备足够的成熟度与现今发展中的证券市场相匹配,他们的投资理念、投资心理、投资风格的形成尚需要时日。中国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投资风险意识依旧很淡薄,中国市场存在的各种投机行为,也使得一般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伤害。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针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显得更具意义。区别于以往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或者是对股票技术面的研究,对投资者心理的研究是将人的认知本质作为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本文出于以下目的进行研究:1、解释中小散户投资者个体心理和行为偏差形成机理。采用行为金融的理论,分析形成行为偏差的原因。
2、探索杭州地区证券中小投资者决策的心理规律和行为偏差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形式,对杭州地区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心理进行归类和分析,结合现阶段国外及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特点,探索和研究杭州地区投资者决策的行为规律与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