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编制说明
《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试行)》是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根据《福建省
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的指导意见》(闽政文
[2012]106号)中“关于开展慢线系统建设”的要求组织编制的,力求指导全省
绿道的科学规划建设,为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提供政策引导以及技术指
导,是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导则针对福建省的省情及发展建设的实际需求,在遵循国家、省有关城市、
县现行的规范和标准,并参照其他省相关在编标准和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编
制而成
导则由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由于导则编制时间很紧,难免存在
一些不足和缺漏,希望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
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至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所(地址:福州市营迹路
4号,邮政编码:350003,邮箱:fjplan@163),以便修订时参考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2年5月
《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试行)》全文—城乡规划博客(ChinaUP)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绿道的功能、组成与分类...........1
2.1功能1
2.2组成2
2.3绿道控制范围.2
2.4分级与分类....3
第三章建设目标与基本原则.....4
3.1重点目标.......4
3.2基本原则.......5
第四章绿道规划的制定..........6
4.1编制内容.......6
4.2成果组成与要求...........7
第五章绿道选线与基本要求.....8
5.1绿道选线方法.8
5.2基本要求......10
第六章绿道支撑系统规划建设要求.......13
6.1慢行系统规划建设要求.13
6.2绿廊系统规划建设要求.15
6.3标识系统规划建设要求.17
6.4服务设施系统规划建设要求.......17
6.5交通衔接系统规划建设要求.......21
第七章典型地段绿道21
第八章实施与管理...21
8.1建设实施时序...........28
8.2管理要求.....28
8.3验收标准.....29
附1绿道基本要素建设标准一览表........31
附2标识标牌系统设计..........41
《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试行)》全文—城乡规划博客(ChinaUP)第一章总则
1.1为适应和满足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的需求,指导全省绿道工作,确保建
设管理部门和规划设计单位在开展绿道规划建设时,准确理解规划建设理念、原
则和方法,把握好规划建设要点、专项配套等有关环节的关键问题,特制定本导
则
1.2本导则所指的绿道是指以绿化为特征,沿着河滨、海岸、溪谷、山脊、
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由绿道构成的网络状绿色
开敞空间系统称为绿道网
1.3本导则主要适用于福建省绿道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实施等工作
1.4绿道的规划设计应同时符合国家、福建省的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
技术标准等
1.5绿道的建设实施应充分依托和利用现有设施,与农林水利工程、环境治
理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有效结合,节省投资,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1.6绿道的规划建设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发改、规划、建设、旅游、国土、
环保、体育、农业、林业、渔业、水利、文物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进行
各部门应按照规划要求和职能分工,依法履行职责
1.7本导则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章绿道的功能、组成与分类
2.1功能
2.2.1生态功能:绿道可以有效发挥防洪固土、清洁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
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栖息地以及动物迁徙的通道;提供通风廊道,缓
解热岛效应
2.2.2游憩功能:绿道可以提供亲近自然的空间,是居民出行的清洁通道,
是开展慢跑、散步、骑车、垂钓、泛舟等户外运动的场地
2.2.3社会与文化功能:绿道可串联城市社区与历史建筑、古村落和文化遗
迹的通道,为居民提供交流的空间场所,对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促进人际交往
《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试行)》全文—城乡规划博客(ChinaUP)及社会和谐有重要作用
2.2.4经济功能:实施绿道建设,能积极推动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为周边
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提升周边土地价值
2.2组成
由自然因素所构成的绿廊系统、优选的节点系统以及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所
配建的人工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2.2.1绿廊系统
绿廊系统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缓冲区
构成,是绿道控制范围的主体
2.2.2节点系统
包括各类城市绿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和人文景点等重要游
憩空间;该部分是体现绿道特色的重要节点,规划与建设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
法规严格执行
2.2.3人工系统
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具
有慢行交通、休闲游憩等功能
慢行系统: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综合慢行道
交通衔接系统:包括绿道停车设施、绿道与城市其他交通系统的接驳设施等
服务设施系统:包括管理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游憩与健身设施、科普教育
设施、安全保障设施和环境卫生设施等
标识系统:包括信息标识、指路标识、规章标识、警告标识等
2.3绿道控制范围
为保障绿道的基本生态功能、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维护各项设施的正常运
转,沿绿道慢行道路缘线外侧一定范围划定并加以管制的空间,主要包括绿廊系
统和为设置各类配套设施而应保护和控制的区域
2.2.1允许保留和串联的用地类型或项目有:
耕地、园地、林地、水域、湿地;
公共性开敞绿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城市公园、游乐园、野营基地、
《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试行)》全文—城乡规划博客(ChinaUP)野生动物园、文物古迹等;
体育运动设施:高尔夫球场、滑草场等;
绿化比率高、景观佳或旷地型用地:自来水厂、小型污水厂等大型公共设施
以及现存的具有福建特色的村落等;
生产性绿地:花圃、苗圃、植物园等;
游憩服务设施:农家乐、森林人家、渔家乐、烧烤场等
其它:纪念性林地、防护林等
2.2.2禁止建设与开展的项目与活动有:
开发经营类城市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大型商业设施、工厂、仓储等;
污染绿道环境项目: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农家乐、餐饮服务设施、油库及
堆场等;
破坏绿道环境的活动:砍伐树木、伤害动物、捕猎、拦河截溪、采石、采矿、
取土等;
对环境和人的休闲游憩活动造成安全隐患的各类活动,应按照相关规定与绿
道控制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危险品储藏运输、垃圾填埋处理等。;
对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造成安全隐患或破坏的各类活动;
与绿道开发利用无关的临时建(构)筑物
2.4分级与分类
2.3.1根据绿道的功能与规模不同,可分省级绿道、市(县)级绿道、社区
级绿道3个层次
1、省级绿道:是指连接城市与城市,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支撑体系
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按照《福建省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2012-2020年)》
中的规划布局实施
2、市(县)级绿道:是指市(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连接主要节点,并
与省级绿道相连通,对改善城市小气候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具有重要作用
的绿道
3、社区级绿道:是指城镇社区范围内,使居住区、居住组团与绿道有机联
《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试行)》全文—城乡规划博客(ChinaUP)系,主要为附近居民服务的绿道
2.3.2绿道根据所处区位和目标功能不同,可分为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
3个类别
1、生态型绿道:主要沿城镇外围的自然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线设立,
通过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创建、连接和管理,来维育全省的生态环境和保障
生物多样性,可供进行自然科考及野外徒步旅行。生态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
不小于100m
2、郊野型绿道: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水体、海岸和田野
设立,包括登山道、栈道、慢行休闲道的形式,旨在为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感
受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郊野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
一般不小于50m
3、都市型绿道:主要集中在城镇建成区,依托人文景区、公园广场和城镇
道路两侧的绿地设立,为人们慢跑、散步等提供场所,发挥贯通全省绿道网的作
用。都市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10m
第三章建设目标与基本原则
3.1重点目标
通过规划建设绿道,构建连续、完整的绿道网络,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
民生、经济等功能,切实将绿道建设打造成为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更
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福建的民生工程
省级绿道市(县)级绿道社区级绿道
《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试行)》全文—城乡规划博客(ChinaUP)3.1.1生态目标:维护生态系统稳定,促进生态保护
通过维护绿道及周边河流、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为植物生长
和动物繁衍栖息提供充足空间,保护与优化生态系统,维护生态系统稳定
3.1.2环境目标:构建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促进宜居城乡建设
构建线形绿色基础设施网络,遏制城市无序蔓延,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
通过绿道的规划建设,集中展示安居、康居、乐居的人居环境,增强城乡美誉度
和地方归属感,创建环境优美的宜居城乡
3.1.3民生目标:引领绿色生活方式,构筑慢行交通网络
通过提供新型休闲场所,开展体育锻炼、人文休闲、科普教育活动,为人们
提供新的休闲生活方式,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构筑慢行交通网络,
引领“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
3.1.4经济目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以绿道网为载体,大力开发绿道旅游这一新型旅游产品,促进绿道沿线服务
业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现扩内需促增长,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3.2基本原则
绿道建设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和生态导向,尊重福建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