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知 识 管 理
知识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理论。
在当今世界很多发达国家,知识正在逐渐替代与农业经济的手工工具、工业经济的机器工具以及信息经济的电子计算机工具,而成为一种非实物形态的全新劳动工具。
知识管理代表着一系列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
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不论知识管理的水平曾经如何低下,知识管理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
发展积累到今天,知识终于在全世界得到前所未有的极大重视,知识管理也终于摆脱了自己默默无闻的地位,隆重而正式地登上历史舞台。
作为一种逐渐“走红”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知识管理比知识经济更加具有实用性,这是由于知识经济更主要是理论层次上的研究,而知识管理则侧重于操作层次上的运用。
知识经济的空谈派
对于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到来促进着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另一方面,知识管理成为各类组织迎接知识经济的力量源泉——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使知识更好地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和创造价值。
关于知识的知识
辞源:清朝,人对事物的认识
辞海: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古希腊:所有知识都是来自于个人的经验,而每个人对事物的感受不同,因此知识仅仅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没有绝对意义的知识。
柏拉图:知识是经过证实的正确的认识.
1960s后:只有在正确方法论指导下获得的认识才是知识,否则只能叫做想法或者信仰。
罗素:知识是一个意义模糊的概念。
德鲁克:知识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
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知识的波粒二象性
如同物理学中关于光的认识一样,人们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也一直存在着疑问:
知识究竟是一种没有清晰边界的社会过程,还是能够为我们所有的一种有形物质呢?
美国学者维娜·艾莉提出了一种有意义的创见:知识的“波粒二相性”。
作为实体的知识
知识是我们所学东西的总和,因此可以将知识看成某种“东西”。东西一般都被某个人所拥有,而知识也有产权,类似于一种财产;其次,东西需要储藏和维修,而知识的积累也需要人们付出种种努力。这种将知识“实体化”的看法,使人们致力于应用信息手段实现知识编码,成为“知识产权”的理论基础,还产生了诸如“知识转移”等概念,说明知识能像接力棒一样逐步传递.
在“知识是一个过程”的看法下,知识领域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的动态方面,例如知识的共享、创造、学习、运用和沟通。米切尔·波拉尼将人们获取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描述为“认识的过程”。他将知识描述为“一种能更好地描述为认知过程的活动”,而认识是在个体和群体之间一种持续不断的流动过程,因此就引出了鼓励参与和协助沟通等问题。
知与识
我们所注意的事物的性质,往往依赖于我们怎样看待它同行为、工作和结果的关系。当我们对知识进行分类、组织甚至测度时,知识具有实体的性质;而在对知识进行创造、提高及应用的持续过程中,知识又具有了过程的性质。
一个不完全的概括:“知”和“识”的过程,恰恰是获取和创造“知识”这一实体的过程。所谓“实体”和“过程”,是统一的。
数据、信息与知识
结构化的经验、价值、相关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融合,提供了评价和产生新的经验和信息的框架。
知识是从信息产生行动的能力,是指应用的判断力、专业知识和技术,通常需要协同工作来加以利用。
知识的分类
中国中小学教科书:生产、社会、科学
马克卢普:实用知识、学术知识、闲谈消遣知识、精神知识、多余知识。
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事实知识(know-what)
原理知识(know-why)
技能知识(know-how)
人力知识(know-w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