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描述
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民族特色产品的跨文化营销》(55页).rar
前言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中,中国人发明并创造了为数众多的带有浓厚民族文
化色彩的产品,例如,高雅华贵的丝绸,清新宜人的茶叶、精美绝伦的中华美食、
不可思议的传统中医药,等等。这些凝聚中华文化精华的产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
的知名度,某些产品深受国外消费者的青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
中国的民族特色产品无论是在销售量、市场份额,还是价格档次上,都与中华文
化在世界上的地位极不相称。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
中国企业在跨文化营销的各个环节上表现的能力相当薄弱,营销理念需要更新,
营销策略需要调整,营销组合需要重新配置。
由于民族特色产品的特殊性(浓厚的民族色彩、高度的文化背景),使得这
类产品在实施跨文化营销时,难度非常大。因为,无论是产品特性,还是产品功
能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让文化背景迥异的消费者理解并接受。因此,实施民族特色
产品的跨文化营销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其风险和收益都很大。一旦成功,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是难以估量的,尤其是将极大促进本民族文化的传播和
推广。反过来,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也能促进其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营销。
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美国的快餐和饮料,法国和意大利的时装、化妆品都是很
好的例证。一提起可口可乐,就会联想到美国,联想到崇尚自由的美国文化。
如何实施跨文化营销,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现实的课题和使命。基于
这个目的,本文的研究意向是:在概括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中国企
业的跨文化营销实践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参考意见。本文的理论基础是
Hofstede的"文化差异论",Cheryle Nakata的"民族文化对进入模式的影响",
以及Kogut Herbrig的"跨文化营销理论"。结合这些相关理论,笔者通过对典
型案例的具体分析,运用对比和归纳的方法,试图找出有关民族特色产品国际营
销策略的一些结论。
通过对两家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中国企业(同仁堂和婷美)进行考察和分析,
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实施跨文化营销之前,必须论证产品是否具备克服文化差异的基本条件;
2、文化差异与跨文化营销的成功概率成正比,因此准确的市场选择是成功
的基本前提;
3、在产品尚不具备全球知名度的前提下,企业所在地的文化与目标市场之
间的文化差异越大,采用合资或独资的方式的可能性就越大于直接出口;
4、民族文化色彩越浓厚的产品仍然有必要实施标准化策略,并具备可行性。
本文共分10个部分,包括:论文摘要(中文)、论文摘要(英文)、研究意
向、理论回顾、假设及研究方法、实际案例、论证、结论、局限、附录。
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本人得到了傅慧芬教授的大力协助和细心指导,对此
深表感谢。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本人得到了中国医疗保健品进出口总公司、北京同仁
堂集团公司和北京婷美保健科技有限公司的鼎立协助,对此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