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文档 |
——中国民营企业“短命现象”原因分析及扭转对策
作者李华刚
国内第一本真正从深层次探究民营企业“短命现象”的书籍,同时提出切实可行之解决办法,力促中国民营企业走向成熟!走向长寿!走向辉煌!
特别说明:本书已在深圳市版权局注册登记,已经获得广东省版权局统一颁发的版权证书。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将于2003年6月正式出版。
作 者 简 介
李华刚男1963年9月出生,籍贯:湖北襄樊市,现在深圳工作。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八十年代初在广州空军航空兵部队服兵役,退伍后至湖北襄樊一家国营地质勘探公司工作。九十年代初下海来广东,在新加坡及台湾企业担任中层干部,共六年时间;1997年开始进入国内民营企业,先后担任过管理部经理、总经理助理、市场总监等职务,现在深圳市南山区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任副总经理。
作者长期关注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短命现象”,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有自己的一套独特见解。
欢迎对民营企业发展有研究的朋友和机构与作者联系,共同探讨出一条促进中国民营企业走向成熟的道路。
谨以此书献给在中国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打拚、屡败屡战、顽强不屈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及职业经理人们;献给所有支持、理解、关心、爱护民营企业、盼望着中国民营企业早日走向成熟、走向长寿、走向辉煌的人们!
序 言
民营企业有很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但本书只讲民营企业缺点,不讲优点。就象医生一样——只讲病人身上的病症,不去赞美病人身上其他美好的地方。
“我要从人性和文化角度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失败原因,探索出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思想之路”。
――本书作者
1999年3月,笔者在深圳一家民营企业任职时,曾陪同公司两位日本客户去无锡考察为公司提供产品配件的当地私营厂家。当厂家老板(无锡当地个体户)陪同我们参观完工厂之后,随即请我们去酒楼吃饭,老板亲自开车。车开到途中,老板把车停下,大摇大摆、毫无遮掩地走到路边解开裤带开始“方便”,两个日本客人在车上见状后无不流露出鄙夷的表情,“哈哈”嘲笑起来。老板“方便”完了之后,回到车内还向两个“鬼子”点头哈腰道:“不好意思,久等了。”笔者感到民族尊严受到极大的损伤,真想把那个给中国人丢脸的老板狠狠揍一顿。
这件事情触发了笔者的一个疑问: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群体素质到底是什么状况?从这时起,笔者开始考虑是否需要写一本关于民营企业研究的书。 如果说此事只是引发了笔者的一个想法的话,那么,下面这件事则促使笔者下定了写这本书的最后决心:
笔者有一个嗜好,喜欢喝可乐,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成了笔者经常饮用的佳品。自1997年开始,国产的非常可乐开始销售,其阵势让人感到非同一般——非常可乐电视广告气势磅博、恢宏阔大:影星成龙带领着几百个壮汉光着脊梁挑起一根巨大的钢梁,发出震天的吼声,构成了一副震撼天地的画面。可以说非常可乐在广告策划方面的功夫非同一般,打出的广告语也非同凡响——“非常可乐,中国人自己的可乐”,能在一秒钟内激发起人们对本民族饮料的感情。而且,其广告费用投入之大、播出频率之高非一般饮料公司可比拟。
非常可乐的广告唤起了笔者的爱国心,于是,笔者下定决心,从今往后只喝国产的非常可乐,不再喝所有洋可乐。
从1998年开始,笔者常年出差在外,每到一个城市,要喝饮料首先要买非常可乐,但是,在大部分时候都买不到。无论是在路边小店、正规商场还是餐厅酒店里,想喝一罐非常可乐十分困难。听到最多的一句回话就是:“没有非常可乐,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各地省会城市的非常可乐市场覆盖率相当低,而各省的地级市、县级市的覆盖率则更低。笔者在一些省份的县级市出差时甚至在整个城市中根本找不到非常可乐。就连深圳这样高消费的城市,笔者常常在一些路边小店买非常可乐时,听到的回答大都是“没有非常可乐,有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
为了核实这种现象是否有改变,就在这本书即将完稿的2003年2月18日下午6:00时,笔者在所任职公司楼下的深圳市南山区玉泉路作了一次实际调查:在玉泉路整条大街上共找了25间小店铺和3家大型超市,询问是否有非常可乐。结果,回答全部都是一样:“没有非常可乐,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事实上,我们喝一口非常可乐,再喝一口可口可乐,根本品不出两者的区别在哪里,这表明,非常可乐的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外饮料的水平,工艺技术绝不落后于洋饮料,但就是打不开市场,即便是短暂地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也无法长期稳定,最后还是被挤出市场。
笔者建议读者做一个试验,方法很简单——走到大街上去,花上十分钟到十家左右的小店铺去购买非常可乐,看一看究竟有多少家店铺有非常可乐销售,再看看有多少家店铺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笔者可以肯定,每个读者的实验结果都是一样——满大街都是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却很难找到非常可乐。
从非常可乐与可口可乐的巨大区别可以发现,民营企业更重视造名、造势,偏重于务虚,而缺乏一种扎扎实实、深入细致的精神态度,满足于一时的广告轰动效应,却不注重长远的实际效果;而外资企业做广告只是配合经营活动的一个手段,广告是表,经营才是质,更加偏向于实实在在的利润,更加偏重于务实,讲求实际效果。民营企业品牌在与外资企业品牌的市场较量中往往是一败涂地。非常可乐就是一个最佳的案例。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当代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在2002年5月13日上海举行的“汇丰经济论坛”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目前国营业企业在GDP中的贡献只占到30%左右。这就是说,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其他性质的企业在GDP中的贡献占到了70%。
在中国大陆32个行政区中,从1980年到1995年这十五年当中,有三个省的经济发展得最为迅速,第一是浙江,从全国第十二位提高到第六位;第二是广东,从全国第五位提高到第二位;第三是福建,从全国第十四位提高到第八位。而1995年全国非国有经济比重超过80%的省份恰好是这三个省。其中浙江达到90%,福建达到85%,广东达到81%。
而自1980年以来,中国私营经济产值以每年71%的速度增长,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每年以41%的速度增长。
然而,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似乎并不理想,其中一个最显著特点是寿命短。一般民企真正发展的黄金时期也就在2-4年,之后要么倒闭、要么长期停滞徘徊。比如,沈阳飞龙集团、山东三株集团、珠海巨人集团、郑州亚细亚集团、北京南德集团、广东中山爱多集团、山东秦池酒厂、广东太阳神集团。一个又一个辉煌地崛起,然后又一个个悲壮地倒下。如今,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里都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批一批的民营企业注册成立,放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