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下载文档 |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指数中心
《中国贸易报》
2006-2007年中国经济分析展望报告(CEAOR2007)
——中国贫困的老龄化
北京工商大学 季铸 教授(撰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田春生 教授
德国 樊金明 博士
2006年世界和平稳定,世界经济进入周期下降过程。中国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工业经济主导的高速增长也导致资源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扩大,失业问题突出,政策偏差导致教育不足、医疗不足、社会保障不足。提前到来的人口老龄化,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得更加困难,更加复杂。
一、前言
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收入水平很低的时候提前到来的。为深入了解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派学生到湖南、山东、北京等地城市和农村进行社会调查。《2006-2007年中国经济分析展望报告》(CEAOR2007)显示,目前中国“陀螺型”的人口结构已经形成。马寅初的人口理论是不科学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中国人口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物结构失衡,形成中国特有的贫困老龄化。
《2006-2007年中国经济分析展望报告》(CEAOR2007)的主题是“中国贫困的老龄化”。根据结构增长、服务经济、和平发展理论及经济发展“四色定理”,全面审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政策走向,提出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政策和路径。报告分为九个部分:一,前言;二,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是7.36%;三,四轮驱动与好的增长;四,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循环存在隐忧;五,2006年中国社会经济政策哪个有效;六,2007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七,中国人口问题的两把钥匙;八,2007年中国社会经济政策组合;九,北京代表21世纪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6-2007年中国经济分析展望报告》(CEAOR2007)认为,2007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应当是实行人口平衡政策,全面转向服务经济,以此实现好的、高速、稳定、和谐、持续、确定性的经济增长。2007年中国人口政策的重要转折是从人口减少的独生子女政策向两个孩子的人口平衡政策转变。同时,中国社会经济政策也将随之转变。如果说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坐标和基本逻辑是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坐标和基本逻辑是服务经济。21世纪的世界已经跨入服务经济时代,和谐持续发展已经超越传统经济增长成为更重要的价值理念。分析表明,中国通过转向服务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改善经济结构,可以从宏观上全面解决中国人口难题;通过培养发展教育,培养人力资本,增加收入,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从微观上彻底解决中国人口难题。两把钥匙开辟了中国通向未来的光辉道路。人们欣喜的看到,中国坚持“和平稳定、开放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增长”“四色定理”,走上持续快速发展之路。服务经济理论凸显“北京效应”——只要转向服务经济,经济就增长,就业就增加,环境就改善,社会就和谐。北京是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代表了21世纪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2006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是7.36%
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究竟是多少?如果我们不能清楚地知道中国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就根本无法把握中国经济,社会经济政策将变得无从而出。
1、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集合,那么中国经济总体增长水平应当与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大体相同。而实际上除了云南、海南两省以外,所有31个省和直辖市及自治区经济增长水平都高于中国经济增长总体水平,31个省和直辖市及自治区经济增长平均值12.6%比中国经济增长率10.7%高出1.9个百分点(见图1)。在同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图1中国经济总体增长水平与31个省市增长水平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07年第1期,第127页。
和统一统计口径下,二者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国家统计局以自己所谓抽样数据否定地方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也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和准确性。因为部分数据的可靠性难以好于总体数据,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国家统计体系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2、中国经济增长的GDP转换
经济增长的真正目的是消费,只有实现了消费的GDP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GDP转换:上年GDP转换为国民收入→国民收入转换为储蓄(国债)→储蓄转换为投资→投资转换为今年的GDP。2006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109870亿元,增长24%,是GDP增长速度的2.2倍,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总量209407亿元的52.2%。如果当年投资全部转化为GDP,中国经济增长中有一半以上来自这种GDP转换。以2004年世界投资总额占GDP平均值21%为参照,中国超出世界平均水平31.2个百分点,扣除过度投资转换形成的GDP(65334亿元),中国实际GDP大约是144073亿元。其中,尚不包括过度投资带来的消费和出口扩大。扣除这部分过度投资形成的经济增长,2006年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率约为10.7%×(100%-31.2%)=10.7%×68.8%=7.36%。
3、土地资源转换为GDP
在中国,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过去的土地没有表明价值。今天,土地成为中国最为紧缺和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成为地方政府直接创造GDP的法宝。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1-11月统计数据,全国完成土地开发面积共计19844万平方米,增长38.1%。按照每月增加1804万平方米计算,全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总量合计约21648万平方米。按照平均每平方米1000元价格计算,土地直接形成的价值就达到2165亿元人民币。2006年全国土地开发形成的销售额达到17608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GDP的8.4%。目前,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经济增长变得越来越容易。许多地方政府似乎已经放弃推动企业发展创造GDP的努力,转而热衷于土地开发这种能够直接获得GDP的增长方式。
4、价格泡沫直接创造GDP
比生产活动、土地开发更容易创造经济增长的办法是涨价。2006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5.5%,许多地方房屋价格一个月内上涨超过两位数。价格上涨的直接受益者是地方政府,并形成利益驱动链——房屋价格上涨带动土地价格上涨,增加地方政府土地转让收入和房屋销售及税收收入,带来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就业,也带来权力和腐败,中国相当一部分腐败行为与土地转让及房地产开发有关。地方政府这种利益冲动已经远远超过中央政府的政策约束,三令五申,但房地产价格仍是快速上涨。事实表明,地方政府和市场驱动形成的巨大力量难以克制。特别是当土地开发与价格上涨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地方政府主要财政来源和权利来源的时候,约束地方政府行为已经变得相当困难。
三、四轮驱动与好的增长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在强大的工业经济、开放结构、政治驱动、投资驱动下形成的。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中国经济高速运行。
1、中国经济增长“四轮驱动”
(1)工业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目前的“GDP崇拜”是以工业化的方式进行的。巨大的投资转化为立竿见影的工业经济,庞大的工业经济过度生产创造出过量的GDP。即使是市场过剩,生产仍在继续。最为明显的例证是全国有超过1亿平方米以上难以销售的住房,但住房建设仍在继续扩大。过剩生产形成的过剩产品和银行坏账最终由国家买单,最终由全社会承担。过度工业化不仅导致生产过剩,还导致资源环境的过度消耗,资源环境水平持续下降。
(2)开放结构使中国获得更大发展能力。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另一方面使中国过剩的生产能力得以释放。今天的中国已经变为世界最大加工厂,吸引国际投资和市场订单。2006年中国出口塑料制品8446878吨,电视、收音机及无线电设备的零附件718684吨。同时,进口原油14518万吨,钢材1851万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获得GDP、就业、税收,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获得利润,把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消耗留给了中国。
(3)政治驱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特色之一。中国要保证经济总量十年翻一番,基本前提是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必须达到7.2%,2006年7.36%的经济增长速度刚好满足这一政治目标的要求。从政治角度看,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政治刚性。一些地方政府将经济增长作为政绩加以推动,并作为权利加以使用,政绩和腐败驱动并存,难以区分。即使是污染产业也在所不惜,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形同虚设。
(4)投资驱动超常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不会在生产过剩的条件下继续投资,但政治驱动的投资在没有经济效率和严重过剩情况下也会进行,许多本来应当由市场投资的项目已经变为政府投资。相反,短期内无法进行GDP转换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投资则严重不足。
“好的增长”四个标准
寻求好的增长是经济学家的追求。经典经济学中,好的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增长、价格平稳、社会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进入21世纪,这种观念已经过时,好的经济增长必须同时满足效率、和谐、持续三个维度的要求。首先,如同心跳和血压一样,经济增长速度并非越快越好。超过一定增长速度不但会消耗大量资源,还会受到滞后的消费增长制约而过剩,导致经济危机。其次,价格水平也并非越低越好,价格过低导致的经济过冷会伤害经济增长。第三,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如果不能同步,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率就会降低。第四,国际收支不平衡是一种常态。在结构增长理论中,进口也是经济增长的增量因子,国际收支顺差也好,逆差也好,都无所谓。21世纪,好的经济增长应当满足下面四个要求:
经济增长与消费增长同步。生产的目的是消费。因此,好的经济增长必须与消费增长同步。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10.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64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比经济增长快了3个百分点